-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2.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
3.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词语。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2.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词语。
•
一、导入:
•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
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我们要做
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尽可能丰富
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库。词语库充实了,才有
选择的余地,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现力。积累
是为了运用,要让词语库中的词语“活”起来,就
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
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
二、怎样积累词语:
•同学们要想使自己的词语丰富,必须善于积累。那么,怎样积累词语呢?
•学生讨论归纳:
•1.从课本中积累。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用词都非常准确、生动。因
此,要善于从课本中积累词语。
•2.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同学们积累词语的重要来源。因
此,我们不仅要搞好课外阅读活动,而且要从课外读物中摘抄词语。特别是
遇到不懂的词语,千万不要放过,要到真正弄明白为止。
•3.在平时生活中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
的语言各具特点,我们应该留心听并随时收集。如此日积月累,自己就会感
到词语越来越丰富。
三、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
•学习任务一找寻词语的家族纽带
•活动1:找到“家族”,连成“系统”。
•思考下列几组例子,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总结“家族法”,丰富积累词语的规律。
•[范例1]讲演—演讲合适—适合
•正常—异常非凡—平凡
•父亲—儿子妈妈—女儿
•开始—最后首先—其次
•[范例2]
•筵席上的中国菜诚然大抵浓厚,然而并非国民的常食。(鲁迅《华盖集续编》)
•因有一头亲事来效劳,将来好吃太太喜酒。(《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
•高赞为选中了乘龙佳婿,到处夸扬,今日定要女婿上门亲迎,准备大开筵宴,遍请远近亲邻吃喜
酒……趁这筵席,做了花烛……午饭已毕,重排喜筵。(《醒世恒言》卷七)
•参考答案
•词语之间的关系:(范例1)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亲属关系、顺序关系。(范例2)古代礼仪活动常铺上
层层筵席,因此“筵席”本指铺垫物品。因古人宴饮
多在筵席上进行,于是筵席就专指酒宴。词义的转
移造成了“宴”字代“筵”的转变,于是慢慢就出现“筵
宴”“宴席”“喜筵”“喜酒”等词。
规律总结:
•(1)善于联想,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汉语词语种类数量非常大,
如果抓住一个中心点,以点带面,展开联想,触类旁通,就会形成
一个词语的家族群,既有益于积累,更有助于记忆。例如:①形容
人性格特点的词语。a.褒义的有:活泼、刚强、宽宏大量、刚正不
阿等。b.贬义的有:庸俗、奢侈、目光短浅、拈轻怕重等。c.中性
词:多愁善感、少言寡语、普普通通等。②形容家庭温馨的词语。
a.形容夫妻之间的:男耕女织、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等。
b.形容整个家庭的:父慈子孝、母慈子孝、贤妻良母、儿孙满堂等。
c.形容兄弟姐妹情深的:手足之情、义结金兰、金兰之契等。
•(2)遵循词语的多义性,理清内在关系,进行对比归类。汉语词语
的数量巨大,单凭死记硬背恐怕难以解决问题。实际上词语在形成
和演变的过程中是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的。有些词通过语义上的各
种关系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亲属关系、顺序关系等聚合在一起。
理清了这些关系,对词语进行对比归类,积累词语也并非难事。如:
①同义近义词群:鸡子儿—鸡蛋;去世—逝世—与世长辞—死。②
顺序关系词群:春—夏—秋—冬;初赛—复赛—决赛。
•③反义关系词群:光滑—粗糙;雪中送炭—雪上加霜。④亲属关系
词群:雪—风花雪月—阳春白雪—昭雪—报仇雪恨。
四、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熟语是指在语言实践中长期使用,或在人民群众口头长期流传而约定俗成的,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的固定短语。
•(一)熟语分类
•1.成语。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我们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
意义,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切忌望文生义、张冠李戴。
•2.谚语。谚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师说》课件设计.ppt
- 【新教材】1 沁园春长沙 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设计—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2-4 《致云雀》课件设计—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3.2《哦,香雪》上课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3《百合花》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4.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4-3”探界者“钟扬 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 【新教材】7.2 归园田居 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