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pdfVIP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7年)。

(1)面部皮损处多为淡红色或黄红色如

钱币状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

脂溢出,多见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

(2)常发于头面、鼻唇沟、耳后、腋窝、

上胸部、肩肿部、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溢出部

位。

(3)多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

有偏食习惯。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

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皮肤性病学》第七版(张学

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临床特点

①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融合

成暗红色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结痂,

可见渗出、结痂、糜烂并呈湿疹样表现,伴有

不同程度瘙痒。

②好发于头面部及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

③本病慢性经过,可反复发作。

(2)辅助检查

真菌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Auspitz征

及束发征(阴性)。

(二)证候诊断

1.血燥证:皮损为淡红色斑片,皮肤干燥,

有糠秕状鳞屑,瘙痒剧烈,头发干燥无光甚至

可见脱发。舌质红质干,苔白或少苔,脉弦或

细数。

2.湿热证:皮损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

屑,并有渗出、糜烂、结痂,瘙痒遇热加重。

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或滑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汤剂、中成药

1.血燥证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生地、

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苦参、白

鲜皮等。风热血燥加桑白皮、地骨皮、僵蚕等;

阴虚血燥加知母、麦冬、天冬、夜交藤等。

中成药:当归苦参丸、润燥止痒胶囊等。

2.湿热证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除湿。

推荐方药:四妙丸加减。苍术、牛膝、黄

柏、薏苡仁、陈皮、半夏等。热重于湿加栀子、

龙胆草、柴胡等;湿重于热加茯苓、冬瓜皮、

赤小豆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龙胆泻肝丸、

芩连片等。

(二)外治法。

1.外洗疗法

湿性皮损可用香附、侧柏叶、土槿皮、肉

桂、丁香、皂角、透骨草等与洗发香波混匀后

局部外洗,隔日1次。或者姜黄消痤洗剂外洗,

隔日1次。

2.外搽疗法

①干性皮损可用苦蛇酊、重楼解毒酊、白

屑风酊或外搽,日2次。

②干性皮损

文档评论(0)

13670761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