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人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很少。语言对于诗人并非生疏的东西,可要运用得妙却又无比困难。由于这个缘故,作家、理论家常常说一些泄气话,如英国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文学是众多而巨大的迷误之源。”德国作家歌德说:“那试图用文字表达艺术经验的做法,看来好像是件蠢事。”高尔基更是大声喊叫:“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这些作家、理论家所说的“语言的痛苦”,就是指言语常常不能完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言不尽意”的意思。而“言不尽意”的命题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明确地提出来了。最早提出“言不尽意”的是庄子。

从先秦到魏晋,“言不尽意”的命题经历了从哲学到美学的转换。到了陆机和刘勰那里,“言不尽意”的命题才开始被提到美学领域来讨论。由于陆机、刘勰关心的是在文学创作中如何通过语言来传达审美体验和艺术构思,这样,在他们那里,“言不尽意”中的“言”与“意”就有了特殊的含义。“意”不再指“道”一类的世界本体,而是指作家面对客体所产生的冲动、体验和构思中饱含感情的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以及充满于艺术世界中的情趣气韵等;“言”则不再指那种推论性的语言,而是指力图把审美体验、艺术构思、情趣气韵表现出来的媒介。陆机、刘勰认为,在这种“言”与“意”中“言不尽意”,也就是说,“言”常常不能匹配“意”、表现“意”。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给人们以很大的助益,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它不能表达人们所想的一切。至于人们的审美体验,就更难以为巧了。

在我看来,审美体验起码有如下特征:第一是具象性。美感总是伴随着历历如绘、栩栩如生的形象。第二是情感性。情感饱满才能动人心魄。第三是模糊性或朦胧性。模糊或朦胧才能意味无穷。第四是整体性或组织性。即审美体验中主体自身具有完形和投射功能,可将不完整的组织完整,可将空白填补为充实。第五是微妙性。即审美体验的思想感情委曲入微,难于捕捉。第六是创造性。即审美体验达到极致之时心灵的自由创造。

总的看,审美体验不同于一般的认识。从心理发生角度看,一般的认识发生于人的意识、理解、思维等心理层面,具有抽象、单一、明晰等特征,这样就与语言的一般性的特点相匹配,语言就易于驾驭它;而审美体验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维、本能与理智、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它的发生深入到了人的本能、直觉、无意识这些幽深的心理领域,它与个体的生命相连,这样具有一般性的语言就往往不能与它相匹配,“言不尽意”的困境就在这种语言与审美体验的疏离与矛盾中产生了。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抽象语言与隐喻》中说:“现代语言与事物的知觉外观之间存在的与日俱增的疏离给诗人设置了难题。”

(摘编自童庆炳《如何摆脱“言不尽意”的困境》)

材料二:

诗的语言技巧正是因为这种“言不尽意”的现象而得到了格外的重视。所谓“炼字炼句”,通常也就是诗人选择精确适当的词汇、语句以期尽可能饱满地传达自己的构思。因此,同散文相比较,语言在诗中所负载的信息量往往更大。这吻合并巩固了诗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含蓄。于是,诗的语言技巧就不知不觉地在这个审美观念的影响下继续发展,诗人在艺术创造中“言不尽意”的困难随之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不知不觉地促进、推动了诗人对于“言外之意”的追求。

就诗的语言来说,所谓含蓄,也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意蕴。因此,与内容上推崇“优游婉顺”“不迫不露”“味外之旨”相呼应,在诗的语言上,许多批评家与钟嵘《诗品序》中的“文已尽而意有余”这个论点发生了共鸣。

作为这种审美观念的实践,诗的语言总是同精炼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也与古典诗歌或多或少地受到诗的格律限制有一定关系。一般地说,散文语言的“多余度”较大。人们对语法的熟悉往往形成对“语义群”的敏感,因而即使不将每个字读过也同样可以理解句子的意义。而诗往往将这些不出现也不至于引起歧义的词删去,在意义上拉大词与词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词的“意义场”,从而收到辞约而旨丰的艺术效果。

然而,在诗的语言中,更重要也更普遍的却是另一种含蓄。它并非依赖压缩词句来反衬诗的意味深长。这种含蓄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