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个人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同志们:
近几天,我们分别召开了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刚才建艳局
长又对09年的进行了总结,并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任务,总结很客观,
安排很切实,措施很有力,看得出教育局的班子是严谨务实的。讲话之前,
我先简要对会议和自己的发言,作一点说明、一点和一点感想。一点说明。
这是全区层面的分析会,更深入有效的分析应该是在学校的层面,是在座
的每位教学管理者对自己一年来的反思和分析。一点感谢。感谢大家一年
来为大东教育付出的心血和聪明,更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一点
感想。面对一年一度的会议,大家想知道什么,该知道什么以及如何和我
讲的内容结合起来,我会珍惜这短短的十几分钟,让大家得到一些有用的
信息,真正的有所收获。下面我讲三点:
一、认清我区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振兴沈阳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
我区已于今年9月全面启动了创建教育强区的工作。从目前我区教育发展
状况来看,创建教育强区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一是区委、
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
入逐年大幅增加,并且今年又成立了由区长于振明担任组长,我担任副组
长的大东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通过撤、扩、并、建多管齐
下,学校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尤其今年教育系统在大规模的资源整合
过程中不但做到了平稳过渡而且使全区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活力进
一步迸发;三是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推动
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尤其今年,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为
我们创建教育强区增添了最重要的筹码。我这里有几组最能问题的数据,
09年高考一批省本进线484人,比去年提高3.92个百分点;二批省本
进线879人,比去年提高1.67个百分点,质量持续上升——达线人数创
历年来最高。初中合格率、优秀率连年上升,中考我区被省重点录取
1386人,省重点率为29.09%。全市综合平均分比2022年提升一个位次,
位居第五名,13所公办初中提升位次总计112个,事实说明了我们的努
力是卓有成效的,面向全体,注重过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是一句空话。小学我区在全市质量监测中,平均分为93.71,优秀率为
95.08%,在全市名列前茅。可以说这些成绩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纵向看历史,成绩显著;横向看发展,天外有天。虽然我区教育事
业面临的形势很好,但我们的教育还远未到评功摆好的时候,信心固然要
坚定,但我们的头脑必须要清醒。这里我想摆出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一是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以后,我们如何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第一
要务来抓紧抓实,实现我区教育工作由重硬件建设到重质量提高的战略转
移。前些年,我们基础的确差些,但随着我们投入的不断加大,一些薄弱
学校得到改造,104、东站等一批新校舍拔地而起,近期塑胶操场我们也
要逐步解决,而当我们的硬件与其他区看齐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质量能否
超越他们呢?我想大家心中比我更清楚,真正的差距在那里。据我所知,
杏坛小学深居小巷,没有宏伟气魄的大楼、没有宽阔的塑胶操场,但酒香
不怕巷子深,家长挤破头往里送孩子为的是什么呢?还有民办的沈东中学,
在偏僻的二0四地区,狭小的空间,硬件没法和我们的公办学校相比,却
办得有声有色这些又是什么原因?我想告诉大家:你不努力别人永远不会
认可你。要学会给自己定位找缺点,要学会学习别人的优点,要学会为同
行鼓掌。
二是随着社会生存竞争力的加剧,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迫切希
望自己的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我们如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去满足社会的
企盼和家长的愿望。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区,而教育强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据我所知,今年,部分小学招生举步维艰,一个班十
多名学生很常见。而初中全区报到率不足50%,学区内学生大量流失的背
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隐患,我希望教育部门应该坐下来和
学校校长好好研究,拿出解决的对策。
三是区县之间教育的竞争和高中学校之间对优质生源的争夺日益加剧,
我们如何化解这巨大的压力。仅2022年这一届中考来说,720分以上的
有160人,然而这批学生绝大部分都离开了大东区,也就是说都是三年后
有望考上一本以上的优秀学生,甚至清华、北大的学苗都流失了,对我们
高考的冲击可想有多大。同样,小升初这个问题更突出。但是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