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案例.pdf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例汇总

为了使同学们在考试中顺利解答病例分析题,本人收集了大量病例,每一题都经

过我一一审视,可能同学们还不知如何完整地写出正确答案,以下我列举两例以

作启发:

以下是关于“胃癌”的病理学案例:

[病例摘要]

患者胡某某,女,62岁。年龄上处于疾病高发期。

1.剑突下疼痛三余年,疼痛无规律。近三月疼痛加剧,经常呕吐,并解黑色柏油样

大便。。疾病定位在胃部,为溃疡浸润型胃癌。

食欲逐渐减退,乏力,体重明显下降,慢性病容,面色苍白,消瘦。很有

可能是癌症恶病质。

左锁骨上处可触及蚕豆大淋巴结,较硬、固定、不痛。胃癌晚期经胸导

管转移(virchow信号结)。

肝内多发性结节,腹部稍膨隆,腹水呈阳性,呕吐咖啡色液体,巩膜黄染,贫血,意

识模糊。肝部多结节性癌,可能伴随肝硬化。

临床检查:

1、指肛检查:直肠前凹触及核桃大小肿块;直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直肠

上有癌变,但不是原发性的。

2、妇科检查:盆腔双侧皆可触及拳头大肿块;B超检查:双卵巢肿大卵巢

肿物,为癌细胞转移至卵巢形成的癌(KruKenberg瘤)。

3、大网膜及肠系膜上多数大小不等结节;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为血性,见恶性

肿瘤细胞胃癌的癌细胞在腹腔种植性转移。

1、做出病理诊断及提出诊断依据:

➢胃癌(溃疡浸润型);

➢肝转移性胃癌(多结节型);

➢卵巢转移性胃癌;

➢直肠转移性胃癌。

2、结合病例讨论肿瘤生长方式:

❖浸润型:1.胃癌表现为溃疡,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破坏周围的毛细

血管,引起出血;2.直肠上触及肿块稍硬,固定;。

3、讨论恶性肿瘤蔓延转移途径:

淋巴道转移:左锁骨上处蚕豆大淋巴结,此时已是晚期,经胸导管转移.最常

见是幽门下胃小弯处淋巴结,进一步到肝门和肠系膜淋巴结。

血道转移:多发于胃癌晚期,经门静脉转移至肝。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种植性转移:腹水中存在大量脱落恶性肿瘤细胞,种植于腹腔和盆腔脏器及

浆膜,引起直肠和卵巢癌变。

4、推测死亡原因:

1、贫血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腹水为血性;

2、肝功能衰竭引起全身衰竭。

5、难点释疑:

1、肝部病变程度;

2、良恶性溃疡的区别;

3、肝硬化存在的可能性;

3、咖啡色呕吐液体的提示;

4、指肛检查的提示;

5、肝昏迷的程度。

以下是关于“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案例:

某糖尿病患者,化验结果显示:血pH7.32,PaCO231mmHg,HCO3-16mmol/L,

血清Cl-104mmol/L,Na+140mmol/L,该患者有何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是什么?

分析:

pH7.32,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发因素有PaCO2升高或[HCO3-]降低,

本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HCO3-]降低,代酸考虑;

AG=140-104-16=2016,AG增高型代酸;

代偿情况:代酸:ΔΔ[HCO3-]±2;预计值PaCO2=【40-1.2*(24-16)】±

2=28.4~32.4,而检测值为31,在此范围内。

故本例为单纯性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文档评论(0)

150****6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