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pdf

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ZNT,VE.N删0HE2010·4(下半月)

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

口严林邓青

摘要:媒介融合趋势日益凸显,新闻教育亟待改革以应对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其中,新闻实务类

课程的改革诉求最为强烈。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实务类课程存在的主要17题与当前一些新闻院系的改革措

施,兼谈我校《新闻业务一体化》课程创新,试图对新闻实务类课程改革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实务课程改革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趋势合的研究,积极寻找应变策略。采写编评;广电专业仅仅为广播电视机构

13益显现。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下新闻教育改革乃大势所趋,其课程体培养业务能手,基本不涉及纸媒业务;网

的新作业模式,即把报纸、广播、电视与互系中对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的便是新闻络专业也只是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

联网的采编作业有效整合起来,资源共实务类课程,毕竟,业务能力始终是新闻统。这种仅以媒介种类的划分来安排教学

享,集中处理,衍生出各种形式的信息产专业学生求职的敲门砖。因此,较之新闻内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适应融

品,并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理论和新闻史类课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合新闻的采编业务。@

新作业模式下诞生了一批新型记改革更为迫切。新闻实务类课程应谨慎地向媒介融

者——“背包记者”(backpackioumalist)。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存合过渡

他们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在的问题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组织想要获得认

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工作,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存同,关键在于其能否在变革环境中生存并

为多种媒体提供新闻作品。②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专业细分.对适应,而在传媒业31新月异的今天,这种

据教育外部关系的规律,教育须与社报纸、广电、网络等专业学生的业务技能认同于新闻院系而言,尤其重要。因此,针

会变革相适应,各学科的教学应符合其产进行割裂培养,这显然不符合培养新型记对实务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新闻院系须积

业发展需求。新闻教育历来有着很强的职者的要求。在单一媒体化的专业设置下。极采取对策。

业导向,面对传媒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实务类课程往往仅围绕某一媒体来授课。事实上。关于媒介融合,美国很多新

教育须紧跟媒介发展步伐.加强对媒介融如,纸媒专业主要按报社采编流程来规划闻院校已从单纯的研讨阶段进入实验阶

的商业文化的过度发展,导致现今大学产生了一些阻碍。例如人们总是觉得影视代,过分找寻轻松和快乐会导致人们陷入

生慢慢丢弃了原来的复杂阅读方式.大中的林黛玉、杨贵妃没有小说中的人物形肤浅庸俗的深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先

部分都被简单阅读所俘获。简单阅读为象生动,以致连容貌也没有小说中描绘的进,人们把外界众多信息转变为直观可视

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呢?如上文所漂亮。这是由于直观可视的形象遏制了人形象的水平有多高,以复杂阅读为主的原

述,“方便快捷”是人们天生的欲求,人类们的想象。因此,直观可视的教学方法和来的阅读方式不能抛弃.就像网络和缩微

对方便快捷的追求可能是科学发展的主原来的教学方法应适当糅合,相互补充.技术不会导致传统的图书馆消逝一样。况

要动力之一。传播技术演进到现在,成果才能相得益彰。同样,直观可视的简单式

文档评论(0)

cui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