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pdf

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

一、课时:1课时

二、课型:新授课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审美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了解甚少。本节课着重讲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让

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从而更能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审

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教材《美术鉴赏》的第一课,着重探讨了美

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详细分析两幅作品的社会背景,画家搜集素材的过程,

对表现技法的选择运用等揭示出美术作品的创作规律,最终目的是比较深入的了

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理解作者创作的构思依据源

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2、通过学习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观察和感受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形

式特征,提高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

3、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分析判断美术作品对现

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两幅经典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分析,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

创作的。

2、难点:深刻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准备:电子课件、美术作品的高清图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竹子的实物图和中国古代文人画家郑板桥的《墨竹图》的对比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讲解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

竹”再到“手中之竹”,也正是美术创作从体验、构思到表达的完整过程。从而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授

1、(1)教师多媒体展示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愚公移山》,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寓

言故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徐悲鸿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一幅作品呢?

(可以从艺术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生活环境来分析)

师生共同总结:徐悲鸿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危机时刻,这

样内忧外患的处境像极了中国人民面前两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徐悲鸿想要借古喻

今,鼓舞国人,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他还在受泰戈尔的邀请在

印度举办画展,并将筹得的画款全部捐献给祖国用于救济难民。由此我们得知美

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这就是美术创作中的美术体验。

(2)教师展示多幅徐悲鸿的素描手稿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作品的

创作意图和题材确定后,画家又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收集素材的呢?

师生共同总结:徐悲鸿在印度期间,不断搜集素材,寻找模特,绘制大量的素描

速写与线描画稿。这就是为什么这幅画中的人物长得好像都不太像中国人,因为

都是印度人,徐悲鸿说,虽然相貌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都是辛勤的劳动者,

每个形象的定稿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它们都来源于生活。这其实就是美术创作

过程中的构思。

2、教师展示籍里柯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籍里柯为什

么要创作这幅作品?它又是怎么搜集素材的?

师生共同总结:这幅作品取材于一场真实的海难。1816年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

因舰长玩忽职守而触礁失事,舰长匆匆带亲信乘坐小艇逃生。被遗弃的150人只

能用残骸造了一条救生筏,他们在海上漂流了12天,最后只有10人幸存。惨案

发生后,路易十八政府企图掩盖真相,激起了公愤。籍里柯为了表达他的愤怒和

控诉创作了这幅作品。艺术家为了搜集素材,跑到了太平间里,观察死者的面部

结构和表情,研究尸体腐败的过程,并且去采访幸存者,根据他们的描述制作了

木筏的模型。这也就是籍里柯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

3、教师再次展示《愚公移山》,引导学生观察,并以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说一说画家是如何进行美术表现的?等会找小组代表回答。(可以从画面构图、

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来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构图上,人物排布紧密又富有节奏的变化,最大程度

凸显挖山男子;人物造型上,强健清晰的肌肉、紧张劳作的人体,充满了力量感,

凸显了开山壮士们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和众志成城的气势;艺术特色方面,

开拓性的将西方素描技法融入中国水墨画,走出了一条“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

(三)实践

比较籍里柯的画稿和最终作品,谈一谈籍里柯为什么选择最终的构图方案。

学生根据教科书和搜集的资料来分析,并上台讲解,教师点评。

(四)总结

艺术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而是现实生活的升华,

文档评论(0)

132****26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