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93.080.99
CCSP6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383-202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监测技术规范
2024-12-11发布2025-01-10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3/T2383-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5监测方案 2
6变形监测 3
7地温监测 5
8水分监测 7
9气象监测 8
10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 10
附录A(资料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变形监测记录表 12
附录B(资料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监测记录表 13
附录C(资料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分监测表 14
附录D(资料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气象监测汇总表 15
DB63/T238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青海职业技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顺旭、张文钰、陈生金、陈国元、陶吉德、马存鹍、石依林、张思琦、刘生奎、胡生荣、蔡生顺、曹友明、王正兴、郭建甲、周学鑫、李元吉、马建华。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1
DB63/T2383-202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监测的术语定义、总体要求、监测方案、变形监测、温度监测、水分监测、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多年冻土地区二级及以上公路路基工程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703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QX4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多年冻土
冻结状态持续时间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冻土。[来源:JTG/T3331-04-2023,2.1.1]
3.2
多年冻土上限
多年冻土层的顶面。天然条件下为多年冻土天然上限,工程影响下为多年冻土人为上限。3.3
活动层
多年冻土区地壳表层每年寒季冻结、暖季融化的岩土层。3.4
地温年变化深度
地表以下,地温在一年内变化不超过±0.1℃的深度,也称年零较差深度。[来源:JTG/T3331-04-2023,2.1.12]
2
DB63/T2383-2024
3.5
年平均地温
年零较差深度处的地温。
[来源:JTG/T3331-04-2023,2.1.13]
4总体要求
4.1应根据多年冻土地区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路基工程特点等编制监测方案。
4.2监测场地和监测点应根据监测对象、工程规模、项目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按监测技术要求进行布设,并能反映监测对象的整体状态。
4.3监测方法应根据多年冻土路基监测项目的特点、设计要求、现场条件、监测措施等因素综合确定。每个工程可采用多种监测方法的组合形式,有特殊要求时同一监测点也可选择多种监测方法相互验证。
4.4监测点位移值及其变化速率的稳定标准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4.5监测项目的初始值在设备稳定后,应不少于3次监测,并取其稳定后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4.6现场应配置备用仪器。测量初期对主测仪器和备用仪器对比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换时能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7监测宜采用自动采集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
4.8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应重新测量。
4.9监测设备应符合相应技术要求,监测过程中应做好监测断面、监测点和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的保护工作。
4.10易遭受雷击的区域,应按QX4要求做好数据采集箱防雷击措施。
4.11监测钻孔应进行地质编录、取样与试验工作。
4.12监测仪器、设备等应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1T 3211-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竹丝扣器.docx
- DB51T 3211-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竹丝扣器.pdf
- DB51T 3212-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草甘膦原药.pdf
- DB51T 3213-2024四川省标准化规范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规范.docx
- DB51T 3213-2024四川省标准化规范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规范.pdf
- DB51T 3214-2024天府通办服务导引工作指南.pdf
- DB51T 3215-2024四川省政务云平台监管规范.docx
- DB51T 3215-2024四川省政务云平台监管规范.pdf
- DB51T 3216-2024人牙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规范.pdf
- DB51T 3217-2024人源干细胞库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 DB63T 2384-2024公路硫化氢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ocx
- DB63T 2385-2024公路施工临时用地恢复技术指南.docx
- DB63T 2386-2024公路波纹钢桥涵养护技术规范.pdf
- DB1504T 1021-2024普通笤帚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504T 1021-2024普通笤帚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1504T 1047-2024敖汉苜蓿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3602T 0002—2024茶籽油适度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602T 0006—2024中小学营养配餐指南.docx
- DB3611T 011-2024961144殡仪服务专线管理规范.docx
- DB4109T 007-2024古寺郎胡萝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