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阶段”的路径探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开展,已经取得丰硕的成
果,且“非遗”保护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四级非遗名录的申请与评选工作开展得如火
如荼,“非遗”保护环境已然形成,但成绩与问题并行,保护工作中的问题也十分凸显,这
使得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在经过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即将进入一段反思与沉淀时期,并将长期
处于一种“发展速度放缓、保护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一非遗保护即将进入“新阶段”
2001年,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真正当代意义上非遗保护工作的开端,而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约》则使中国非遗保护正式走上国家引导的道路。但实际上,早自
20世纪中叶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相关
的工作,只是这类工作大多只限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上,或是对当时在国民经济
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部分传统工艺种类之上。如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战乱后的中国
进入恢复调整期,为了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以传统工艺为主的传统手工业生产较早得到恢
复,多地建立起各类传统工艺相关的生产厂坊、研究机构等,指导行业发展。与此同时,
[1]
政府部门也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并在部分地区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当时云南各地
的文化部门、民委及文联等机构即开展了多种民族民间文化的调查与资料收集,并出版了相
关成果。又如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传统工艺行业曾被作为发展国民
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出口一度被作为中国创汇的主要途
径,其行业发展曾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保护。由此可见,一直被社会各
[2]
界认为只有十多年保护历程的中国非遗保护道路,事实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前期积累,只因历
史条件及当时国民文化自觉程度等因素所限,并未掀起全国性及多领域的保护浪潮。
在此过程中,因对于这类传统文化载体的保护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及一定的规模,在中国半
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等原因,
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滋养传统文化生存的养分大量流失,这种
流失对中国非遗生存境遇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不可估量,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进入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
求也逐渐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程度普遍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及追求逐
渐兴起。因此,在日益严峻的传承状态及国民文化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全国范围内非遗保护
的浪潮开始兴起。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从最初对国外保护经验
的学习与自我探索,到现在走出一条针对本国“非遗”具体发展特点的保护之路,逐渐从一
个被保护热潮裹挟而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一个理性的发展阶段,由相对的盲目与混乱走向总
结与反思。这也正预示着非遗保护“新阶段”的到来。
(一)生存环境新阶段
自19世纪末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不断被侵蚀,千百
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生存土壤在这种冲击下逐渐发生改变。加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日渐深入的实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等社会
环境的改变,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社会活动及审
美趣味都出现了相应的转变,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度出现断裂,造成传统文化生存土
壤的缺失,这对非遗的生存和传续造成了根本的影响。
但正如清华大学唐文明教授所言:“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中,传统文化一度断裂,
但当这种转变完成,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古代的教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也正
在慢慢和解。”近年,随着中国“发展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将对弘扬优秀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并以此重塑中国精神文明,提高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
民族文化认同感。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也愈加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诸多与传统文化相
关的社会活动日趋活跃,如中国各地日益兴盛的祭孔活动、宗祠文化复兴现象、传统礼仪学
习活动等。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及浪潮中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数据取证与鉴定技术考试.pdf VIP
- 电子数据取证工作试题与答案.pdf VIP
- OPPO市场营销stp和4ps分析.doc VIP
- 2024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八 大单元学历案 教学设计附双减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 【真题】2023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pdf
- 中队委员选举活动方案及流程.docx VIP
- 2024年宿州市创新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pdf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ppt.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