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名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6页例2及做一做。
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有关乘
除意义的感性认识。本节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以抽象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小数、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和关系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结合实例概括乘、除法的意义,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在对比中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乘、除法知识,结合具体情境,在交流中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总结乘、除法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讨论、概括等活动,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发现并用文
字表示乘、除法各部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六)实施资源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名师教学课件、《乘、除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请你编一道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和一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说说为什么用乘
法和除法。
(二)课堂设计
1/51/5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名师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
(1)结合实际问题,说说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
么关系?
(2)加、减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加、减法又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加、减法,我们
之前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认识乘、除法。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唤起学生
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问题探究
(1)自主探究,乘、除法的意义。
①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汇报算式: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追问:3、4、12分别表示什么?
②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概括乘法的意义
看到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哪种表示方式更简便?为什么?
对比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
吗?
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
数,乘得的数叫做积。因数×因数=积
③除法的意义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你能结合这个情境把它改编成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同桌讨论
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2/52/5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名师教学设计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思考问题:
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对比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吗?你知道它的各
部分名称吗?
总结:除法可以看作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
数叫做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
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
(2)小组活动,探究乘、除法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