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其良性发展对策的探讨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应积
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
量,凸显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
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良性发展对策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高职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
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需求的
变化与更新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教
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突
显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高职教育现状
(一)招生状况
据中国民教网教研室统计,2011年专科(高职)二批的录取
最低控制线降到了历史最低谷,每门课平均大约
30分就能上大
学。尽管如此,专科(高职)批次,尤其是专科(高职)二批的投档
情况显示,不少院校仍然生源不足,零投档情形较大面积出现。
有专家认为,部分高职院校已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口。究其原
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社会认同感不高。受传统的“唯士唯学,重士轻工”思想
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心理,职业教育被
归结为“次等教育”。同时,还由于高职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
的功能和价值缺乏宣传和引导,形成了尽管高职教育就业能力
提升,但依旧很难吸引家长学生的关注,社会吸引力不强。与全
国高校火爆的招生现象相比,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这
种招生现象充分显示了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2.生源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生源急剧减少一方面与考生人
数逐年减少有关;另一方面,考生选择的多元化也是生源不断减
少的一个原因。有的考生觉得专科学历不值钱,选择直接就业;
也有不少考生选择复读,冲刺心中的名校;还有的选择到国外自
费留学,这些都导致了生源的分流。生源的减少也加剧了高职
院校的竞争激烈度,被淘汰的可能性也因此加大,导致没有特色
的学校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很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消亡。
3.实行注册入学,喜忧参半。从
2011年开始,有些省市开
始试行注册入学,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
招生范围更广,招生自主权扩大了;忧的是办学实力一般的院校
很可能出现无人可招的局面。
4.专升本比例减少,影响高职院校生源。高职院校实行专
升本,可使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渗透贯通,为高职毕业
生提供继续升学的条件,也可以使更多家庭愿意让子女进入高
职院校。但是国家逐年减少专升本比例,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
升学渠道受阻,致使许多考生放弃了入读高职。
(二)校企合作状况
高技能人才与知识型人才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高技能人
才属于经营型的范畴,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必须依赖于经验的积
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
的技能型人才,它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校企合作。所以我
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
求,都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校企合作。但现实
中,由于校企之间缺乏利益驱动和有效的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高职院校
和企业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的规定也比较模糊,因此,双方很难
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校
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目前,校企合作在效果上普
遍处于自发性、浅表性、松散性的合作状态,校企合作深度不
够。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层面的问题。由于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国家和地
方政府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方面仅限于舆论宣传、行政
鼓励,政府缺乏对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缺乏相关法律
政策制度的保障,使得校企合作常常流于形式或难以为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完整版) .pdf VIP
- 2024年度医院病理科医务人员述职报告课件.pptx
- 某高速服务区餐饮市场分析与可行方案.doc
- PCS7过程控制系统.pdf
- 2024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pdf VIP
- 七年级生物上册识图填空题精选 .pdf
- 日立电梯HGE-S型微机控制变压变频速乘客电梯随机资料.pdf
-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Do_Androids_Dream_of_Electric_Sheep_TEXT__英文原版.doc
-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