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文言文“以虚现实”阅读方法
吕雪丽
摘要:高中语文课标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诵读浅
显的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考试
大纲》要求:理解常见120个文言实词与18个文言虚词在
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
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之。文言文教学是以翻译为基础,高中生必须熟知课文
实词、虚词,这也是做好文言文阅读的关键。文言文课堂教
学往往侧重学生对大量实词的识记和积累,却经常忽略虚词
及其作用。在高中生认知虚词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学生灵活运用“以虚现实”的阅读方法,对于掌握学生文言
知识技能及提高文言文理论水平,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言文以虚现实阅读方法
文言文教学是以翻译为基础,高中生必须熟知课文实
词、虚词,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文言文课堂教
学往往侧重学生对大量实词的识记和积累,却经常忽略虚词
及其作用。学生对于虚词的认知、积累需要通过背诵,熟读
一定数目的文言文篇目作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
感。
一、积累、认知虚词及其作用、意义。
虚词的用法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需要
学生背诵一定篇目的文言文,培养文言文语感,了解虚词的
基本用法及其意义,并形成虚词的知识系统。师生通过具体
课例,推断虚词用法和意义。选择虚词作为理解作者情感态
度和思想价值的突破点,通过情景揣摩、句式分析、实词趋
向、音节辅助等各种方式锻炼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为学生文言文阅读提供崭新的视角。虚词的意义、作用主要
从句意推断、语法结构、表情达意、抒情效果等角度进行分
析总结,提高学生对传统语言文字的深刻认知和传统文化的
传承力度。
二、释义“以虚现实”阅读方法。
高中文言文“以虚现实”阅读方法的“虚”是特指文言
虚词,有些虚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际的意义。常见文言虚
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虚词种类有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现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虚词在一定程度上有实
际意义,只是句子中表现的强弱不同。另一方面名义上作为
虚词,但在句子中却有实际用法。虚词作为文言句子语言单
位,充当句子结构,协助实词理解文言句意。虚词陪衬实词,
在句子中表情达意,传递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虚词在结
构上具有调节句子节奏作用,使句子富有音韵美。
三、文言文“以虚现实”阅读方法总结。
文言文阅读以翻译为基础,一般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疏通文意,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
篇”的原则,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做好全篇文段内容
概括和分析及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翻译中文言实词可以采用词性法,文言虚词可以采用代
入法,“以虚现实”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系统认知文言虚词,
归纳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意义,发挥联想想象,触类旁通,
进行虚词知识拓展,掌握虚词“以虚现实”阅读技巧。“以
虚现实”阅读方法主要包含句意分析法、带入筛选法、上下
文断句法、交换理解法、结构推断法、标志确认法。师生通
过运用“以虚现实”阅读方法,翻译文句,疏通文意,把握
情感,增强文言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师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以虚现实”阅读方法具体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已学过的文
言文经典篇目,课堂上共同分析、探讨虚词的作用,并进行
“以虚现实”阅读方法分类归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
生根据“以虚现实”方法进行模仿、尝试、学习并运用。
1、句意分析法
指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如葛
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中,有这样一句话,“附而
锯其舵”,与“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句中都有一个“而”字,其用法是不是一样呢?前句是连接
“附”和“锯其舵”,二者的顺序有承接,先埋伏后锯舵;
后句“不迎而自归”中,“而”连接的是“不迎”与“自归”,
意为“没去接,却回来了”,因此“而”是表转折。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就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
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上面题目中有“妻
泣而从之”一句,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科技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标准答案.docx
- 《助产技术》课件——第五章 正常分娩.pptx VIP
- 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锅炉专业强条实施计划.pdf VIP
- 陪嫁赠与协议合同模板.docx VIP
- 小区物业的年终工作总结PPT.pptx
- 2024年部编(统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2023年全国《发展经济学》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pdf VIP
- 【国家标准】GBT13319-1991 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度公差.pdf
- 2024年高中数学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