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
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3号文,由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吉林炭素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修订《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标准计划编号T-605。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二)主要工作过程
(1)计划下达后,2023年12月29日全国钢标委炭素材料分委员会组织各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由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为组长单位,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和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调研,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结合国内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实际应用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并征求了部分行业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标准初稿。
(2)2024年3月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本标准的首次研讨会,参会的相关委员及专家对标准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意见,会后起草小组根据指导意见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完善,并采集相关代表性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3)2024年8月5日在湖南郴州市召开了本标准的第二次研讨会,参会的相关委员、专家对标准进行逐字逐句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修改意见。会后,标准起草小组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标准草案修改,于2024年12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全国钢标委炭素材料分委员会秘书处。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的编制原则
2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注重标准修订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的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标准根据我国炭素行业的实际需要整合修订GB/T24527-2009,GB/T1429-2009,YB/T5189-2022,并根据产业需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内容增加,标准工作组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1、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炭素材料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方法。
2、主要技术差异
本文件与被代替文件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按照GB/T1.1-2020的要求,在水分、灰分测定章节中增加了“原理”;
——按照GB/T1.1-2020的要求,在水分、灰分、挥发分测定章节中增加了“试剂和材料”;
——在4.3.2中将“感量0.1mg”改为“感量0.0001g”;
——在4.3.4中将玻璃称量瓶尺寸由“直径70mm,高30mm~40mm”改为“尺寸不小于Φ60mm×25mm”;
——将GB/T24527-2009标准中“取样和制备”章节改为4.4“样品”章节;将“按照GB/T1427规定取样”改为“按照GB/T1427或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方式进行取样”;删除了原标准中5.2、5.3、5.5条款内容,新标准增加了4.4.3、4.4.4、4.4.5条款内容;
3
——更改了4.5“试验步骤”章节内容;增加了称量瓶或瓷皿恒重具体操作步骤,便于实验员进行操作;炭糊类试样称样量由“10g~50g”修改为“10g~20g”;增加了毡类、石墨纸类试样称样量要求;冷却至室温时间由“约30min”修改为“约1h”,进一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修改了4.6.1中水分含量计算公式表述,更便于实验员进行操作;
——增加了4.6.2中试验数据处理程序图,便于实验员进行操作,也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修改了4.7章节中水分测试精密度内容,增加了“再现性”要求;
——修改了5.3章节中灰分测定的仪器设备要求;增加了5.3.1“气氛炉”;修改了5.3.2中马弗炉技术参数;增加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