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期警学研究NO.1
2023年2月PoliceScienceResearchFeb.,2023
女性犯罪心理预防:来自劳荣枝案的启示
王春梅
(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犯因性心理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犯罪行为的前兆和
先导。研究影响和支配女性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并提出积极预防女性犯罪
心理形成的建议,是有效预防女性犯罪的必然要求。劳荣枝案是一起关注度较高的女
性犯罪案件。畸形的需要和动机、错误的认知和价值观、不良的性格特征、迷失的情
感和偏差的社会交往等一系列犯因性心理因素是推动劳荣枝犯罪的重要原因。强化犯
罪心理预防是遇制犯罪的重要途径,女性犯罪心理预防的根本抓手是塑造女性积极健
康的人格。引导女性建立合理的需要结构,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锻造良好的性格,
培养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提高社交心理水平,可以遇制和预防女性犯罪心理形成,有
效减少女性犯罪。
关键词:犯因性心理因素;女性犯罪;劳荣枝案;心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DF792.6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缘起
2019年11月27日,厦门警方在“云剑行动”中通过人像比对发现了公安部在逃人员库
中的江西籍女性逃犯劳荣枝;28日,厦门警方对嫌疑女子实施抓捕,并通过DNA比对技术
最终确定其正是身负7条人命、潜逃23年的江西籍命案逃犯劳荣枝。至此,发生于1996年,
由劳荣枝与男友法子英(1999年12月28日被执行枪决)在江西省南昌市杀害三人、在浙江
省温州市杀害两人、在安徽省合肥市杀害两人的惨案重新回到大众视线,而劳荣枝从人
民教师变成“杀人狂魔”并亡命天涯23年的经历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一个容貌秀丽、
言语温柔、受过良好教育且当过小学老师的女性,本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收稿日期:2022-12-10
作者简介:王春梅,甘肃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对侦查取证机制影响之实
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BFX072。
警学研究2023年·第1期
过上体面、安稳的生活,而她却因身负7条人命而隐姓埋名、颠沛流离。她究竟是经历了怎
样的变故,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作为“能顶半边天的女性,我们应当
从她身上汲取哪些教训来预防犯罪并通往幸福人生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社会蓬勃发
展,教育文化繁荣昌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犯罪却成为影响我国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犯罪的绝对数一直在增
长,这严重影响了治安稳定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据统计,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
改革开放后我国青少年犯罪增长了2.5倍,而女性犯罪则增加了近10倍。[从国家统计局
6.2%;在押的女性犯罪人数在在押的总犯罪人数中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4.6%上升至2012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的发展,女性成了白领犯罪、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等新型犯罪的易感人群。无论如何,女性犯罪率上升、女性犯罪人数呈
逐年增长趋势、女性犯罪类型日益多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预防女性犯罪俨然成为国家
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女性犯罪问题,健全和完善女性犯罪预防体系,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比利时统计学家朗伯·阿道夫·雅克·凯特勒(Lambert
AdolpheJacquesQuetelet)已开始关注和研究女性犯罪;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和古列格莫·费雷罗(GuglielmoFerrero)于1895年出版的《女性犯罪人》则被学
界视为是女性犯罪科学研究之开端。【3]但是,在犯罪学的早期研究中②,犯罪通常被认为是
与身体暴力等雄性特征相联系的,因此,犯罪学的早期理论主要是在解释男性的犯罪行
为,而对女性犯罪关注相对较少。即使论及女性,也主要是将女性作为犯罪所侵害的对象
来看待的,而对于女性犯罪独特的原因系统和女性犯罪预防等问题则鲜有专门理论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