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白疕(银屑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docx

中西医结合白疕(银屑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疕(银屑病)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谭新华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一中医外科学》制定。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鱼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制定。

(1)多青壮年发病。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征)。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7)组织病理:表皮改突出现较早,主要为角化不全,有时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嵴延长。真皮乳头部血管扭曲扩张,轻度增厚。乳头上方表皮变薄。真皮上部有轻度至中度炎细胞浸润。

(二)证候诊断

1.血热内蕴证

主症:皮疹多呈点滴或斑块状,发展迅速,新皮损不断出现,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或滑数。

2.血虚风燥证

主症:病程较久,皮损肥厚,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原有皮损部分消退,新生皮疹减少,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苔少或薄白,脉沉细或缓。

3.气血瘀滞证

主症:皮损肥厚,反复不愈,皮疹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附着较紧,颜色暗红,肌肤甲错,时有瘙痒;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4.湿毒蕴阻

主症: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红斑糜烂,痂屑粘厚,瘙痒剧烈;或掌跖红斑、脓疱、脱皮,有烧灼感,可反复出现;或伴发热、口渴、关节酸痛、肿胀、下肢沉重、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

5.热毒伤阴证

主症: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或有密集小脓疱,仅有少数片状皮肤正常,犹如分布在海洋中的岛屿;伴壮热,口渴,头痛,胃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6.风湿阻络证

主症:侵犯手足小关节,严重的可累及膝踝脊椎等大关节,造成肿痛变形,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腻,脉弦滑或濡。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口服弯药汤剂、变成药

1.血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主要成分:水牛角粉、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茜草、白茅根、栀子、槐花、甘草。

加减:咽喉痛者,加板蓝根、山豆根、玄参;因感冒诱发者,加金银花、连翹;大便乄结者,加生大黄。变成药:消银颗粒。

2.血虚风燥证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熄风。

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主要成分:当归、紫丹参、柔参、生地、露蜂房、麦冬、天冬、操茯苓、白藓皮、威灵仙、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紫草。

加减:脾虚者,加白术、茯苓;风盛瘙痒者,加刺蒺藜、全蝎变成药:润燥止痒胶囊。

3.气血瘀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成分: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川牛膝、全蝎、蜈蚣2条、金银花、操茯苓、元棱、莪术、甘草。

加减:病程日久、反复不愈者,加白花蛇舌草;皮损肥厚色暗者,加元棱、莪术;月经色暗、经前加重者,加益母草、泽兰。

变成药:丹参酮胶囊。

4.湿毒蕴阻证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推荐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主要成分水牛角、生地、丹皮、白茅根、银花、连翘、大青叶、生薏米、苦参、滑石粉、白藓皮。

加减:脓疱泛发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仦、半支莲;关节肿痛明显者,加羌活、独活;瘙痒剧烈者,加地肤子。

中成药:亳胆泻肝丸

5.热毒伤阴证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推荐方药:解毒清营汤加减。主要成分:生玳瑁、生栀子、川黄连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