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鼻渊(慢性鼻窦炎)优势病种诊疗规范.docx

中西医结合鼻渊(慢性鼻窦炎)优势病种诊疗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渊(慢性鼻窦炎)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关于慢性鼻渊的诊断标准而制定。

(1)以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症,不伴发热。

(2)多因急性鼻渊治疗不彻底,迁延而致,故病程较长,多超过3个月。

(3)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4)X线鼻窦摄片、CT检查有阳性表现,血常规检查一般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5)应与鼻窒相鉴别。

2.西医诊断: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6等制定。

(1)症状

主要症状:鼻塞,粘性、脓性鼻涕。

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粘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2)检查

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粘脓性分泌物,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粘膜病变。

(3)临床分型: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1.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431。

1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

1期:单发鼻窦炎;11期:多发鼻窦炎;111期:全组鼻窦炎。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11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111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

(二)证候诊断

1.脾胃湿热证

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稠而量多,头昏闷或头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肺脾虚弱证

鼻涕粘白,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自汗畏风寒,食少便溏,肢困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

1.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主要成分:藿香、白豆蔻、薏苡仁、黄芩、连翘、茵陈、石菖蒲、甘草。

加减:若鼻塞甚者,加用苍耳子、辛夷等;头痛者,可加用白芷、川芎、菊花灯;若鼻涕带血者,可酌加仙鹤草、白茅根、鱼腥草、蒲公英等。

中成药:甘露消毒丹

2.肺脾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肺,益气通窍。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主要成分: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砂仁、薏苡仁、陈皮。加减:若鼻涕举稠量多者,可酌加陈皮、半夏、枳壳、瓜萎等:若鼻塞甚者,可酌加苍耳子、辛夷花。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温肺止流丸。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无手术禁忌症的。

2.手术步骤

采用Merssklinger术式

3.术后中医参与手段

术后针对患者术后气血亏损、脉损血瘀、余邪未去的特点,采用自拟中药方(主要成分为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黄芩、鱼腥冈、辛夷、当归、三七、川芎、甘冈等)每服加鼻腔熏蒸的治疗方法,达到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减少术腔内结痂,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促进分泌物排出、防止复发等效果,并改善了患者术后鼻腔干燥结痂引的疼痛不适。

疗效评价

1、症状评分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治愈:症状消失,X线鼻窦片无异常。

(2)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检查见充血、粘膜肿胀等表现减轻。X线鼻窦摄片有明显改善。

(3)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参照《中华医学会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疗效判定标准》制定。

(1)痊愈:12周以内症状体征消失症状体征总积分为0分。

(2)显效:12周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2/3以上者。

(3)有效:12周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1/3以上者。

(4)无效:12周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不足1/3者。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评价方法

以患者主观症状改善丁度为主要的评价依据,依据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丁度,分为症状消失、症状明显改善、症状无改善,分别判定为治愈、好转、未愈。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

依据患者自觉症状、术腔体征、术腔上皮化时间三项指标为依据,对病人的总体情况进行积分统计,根据积分的前后对比进行疗效的判定。12周以内症状体征消失症状体征总积分为0分者判定为痊愈;12周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2/3以上者判定为显效;12周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1/3以上者判定为有效;1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