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课两弹元勋国脊梁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把握人物的成就和胸襟,感受其非凡气质。
2.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其表达的妙处。
3.认识课文的思想意义,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重点难点】
1.精读课文,把握人物的成就和胸襟,感受其非凡气质。(重点)
2.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其表达的妙处。(重点)
3.认识课文的思想意义,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难点)
【任务群】
任务一:哀君辞世·牢记字词常识缅怀先烈
任务二:整体感知·关注标题梳理课文脉络
任务三:初识稼先·于人物生平中了解人物
任务四:走近稼先·在特定场景中感受人物
任务五:走近稼先·从作者评价中认识人物
任务六:走近稼先·于人物对比中赏识人物
任务七:走近稼先·于历史纵深中理解人物
任务八:致敬稼先·情真意切抒写崇敬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史的星空,因为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更加光辉灿烂。学校网站拟开辟“群星璀璨”纪念馆供学生瞻仰,让学生感受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请你结合《邓稼先》的阅读,完成“卓越科学家”板块的布置。
二、教学新课
任务一:哀君辞世·牢记字词常识缅怀先烈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元勋(xūn)奠基(diàn)选聘(pìn)谣言(yáo)
背诵(sònɡ)昼夜(zhòu)昆仑(lún)挚友(zhì)
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当之无愧(kuì)家喻户晓(yù)
锋芒毕露(lù)妇孺皆知(rú)彷徨(pánɡ)
无垠(yín)燕然(yān)萦带(yínɡ)宰割(zǎi)
殷红(yān)夐(xiònɡ)铤(tǐnɡ)曛(xūn)
2.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带黑的红色。()
(2)很少有人知道。()
(3)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
(4)每家每户都知道。()
(5)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感人至深。()
(6)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7)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8)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9)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10)指人人都知道。()
预设:(1)殷红(2)鲜为人知(3)当之无愧(4)家喻户晓(5)可歌可泣(6)马革裹尸(7)锋芒毕露(8)鞠躬尽瘁(9)层出不穷(10)妇孺皆知
3.本文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人物传记。请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文学常识空缺。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预设:生平纪实
任务二:整体感知·关注标题梳理课文脉络
1.本文与以往所学课文不同之处在于每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请阅读课文,勾画出与六个小标题呼应的语句,思考这六个部分分别从什么角度来突出邓稼先?填写下面的表格。
小标题
呼应语句
角度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预设:
小标题
呼应语句
角度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从时代背景角度突出其贡献巨大。
“两弹”元勋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从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角度其鞠躬尽瘁。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2024版)化学九下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docx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docx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单元知识梳理.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1青春的邀约 课时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男生女生 课时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3学会自我保护 课时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1揭开情绪的面纱 导学案(新教材).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1揭开情绪的面纱 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1揭开情绪的面纱 课时练习(学生版+解析版).docx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2学会管理情绪 导学案(新教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