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2.用泥造型-教学设计.docx

初中美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2.用泥造型-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用泥造型

教学目标

了解泥土材料原始天然的独特质感,熟悉泥土的性能及泥塑的特点。理解雕塑三维实体的艺术特征。

泥塑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形体造型的泥塑语言及基本技法。体验泥塑造型生动的表现力和空间造型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大胆生动地制作出自己的泥塑造型作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造型特征,体验泥塑造型丰富的表现力,学会

泥进行空间造型的方法,及立体的静物(动物)或人物。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泥塑造型的形体语言,掌握空间造型的规律,制作出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界有七大奇迹,如果有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秦朝的时候我国就有这样的大型群雕泥塑。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考古工作者在给兵马俑及修复和拍摄时候,看到了什么?视频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对呀,我们和古人之间有种跨越时空交织的感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些刚出土的兵马俑都是彩色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保存不当等原因,很快兵马俑的色彩便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了。

中国地大物博。泥塑,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古老而且历史悠久。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泥造型》。

二、初步探究

1.提问:这里两张泥塑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有“彩塑”的色彩明艳(2)无色彩的泥塑更为古朴、朴实。展现民间文化的真挚与不掩藏。

再请同学们欣赏这两张作品。都是《吹糖人》。说说泥塑作品与绘画作品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绘画是平面的,泥塑是运用可塑可雕的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接等手段制作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2.【活动1】熟悉泥土,体验泥性

“一捧泥土,万千世界”。同学们,通过体验揉泥法,尝试用揉、团、掂、捏、搓泥土,熟悉泥土,体验泥性,并说出对泥土的感受;小练习捏塑基本形体。(时间3分钟)

泥软软的,很容易塑性。同学们做了各种造型。有方体造型、球体造型、椎体造型,条柱状等分别请同学说说这些基本形都用了怎样的方法?(学生录音:先捏成一个不那么标准的方形,再用工具进行切割修整,球体最简单揉一揉、团一团就好;椎体造型是先捏成三角形在中间靠近上端的位置搓一搓,搓的时候注意要有一定上小下大,我看有的同学还可以用小泥块堆成一个椎体)。是啊,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

三、深入探究

1.师生共探《吹糖人》

在泥塑作品中不得不提的一位是“泥人张”张玉亭,这张作品大家一定都见过吧《吹糖人》。

作者是怎样表现吹糖人的呢?人物的动态造型:半蹲,请同学来模仿一下。半蹲动态造型,可以用的怎样的形状来做身体?没错,稍稍椭圆的球体来做身体,在此基础上捏出四肢,加上圆圆的头部。

我们还可以怎么塑形?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有的同学说,用铁丝,铁丝是比较好做造型,但是外面包上泥,干了之后

很容易裂开。所以,可以先在里面用纸做成一个人物的基本形状,纸相对比较有韧性,更融合泥。

(3)重点是艺术家用怎样的方法刻画他的五官、身体和四肢?

我们可以把他的五官进行夸张。抓住人物的动态和表情。五官中鼓鼓的腮帮子,我们可以用添加圆形泥片,或者捏出来。眼睛可以用泥刀刻画出来,鼻子和耳朵可以用添加圆锥形来做。我们来看看泥人张是怎么从泥做到泥塑?我们一起来可以欣赏视频。

非遗泥塑的世界,仿佛是穿越时空隧道,每一处纹理,每一道色彩都蕴含着岁月的痕迹和匠人的匠心独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筑之。

)2.学生互探《收租院》

接下来,请同学们探究课本中的作品《收租院》。

【活动2】了解作品,感受历史

提问:看到这张作品你想了解些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

完成学习单,并汇报探究学习情况。(时间5分钟)

母亲

孩子

感受

服饰组

衣衫褴褛

破烂

可怜

动作组

一只手上拿着半袋粮食拖在地上,背上背着一个孩子。

孩子拉着妈妈的手

背负着生活的重任

神态组

母亲半仰着头,看天空

看着妈妈,像说着什么

痛苦绝望的神情

背景组

属于第一部分佃户们在秋收时节手推肩挑,背负着称重的地租来收租院交租

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这张作品叫《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夺权。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一—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创作者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合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件雕塑作品能像泥塑群像《收租院》那般具有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