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上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指导】
说明事物一定要抓住特征,特征抓不准,说明自然就不清楚。
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特征呢?语文课本单元作文指导说得非常清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察比较;第二、引用资料;第三、方法恰当。
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很多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验,明明是观察过了,也用心写了,老师一批下来就傻眼了。
这主要还是平时训练少了,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技巧都有限,再加上语言表达欠缺,说明文训练不够,写出的说明文自然也就一般般了。所以,要多多练习。除了练习,向课文学习借鉴也是非常必要的。
【借鉴课文】
课文《中国石拱桥》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
文章写赵州桥一段最有启发性。赵州桥的外观——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普通人一眼看去就知道的。而大拱由28道拱圈拼在一起构成,却没法一眼看出来。这肯定要查资料,或者实地调查——比如挖去路面泥土或剥除桥洞顶的涂层(作者是桥梁专家,这么做完全有可能),才能看到。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看一下就写,肯定不能写这么细致了。
除了这样的仔细观察,引用资料也是必须的。比如,《中国石拱桥》中引用的《水经注》内容,还有张嘉贞的话、张鷟的话,都是来自具体的文献资料。
在获得资料基础上,还要安排好说明的顺序条理,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包括锤炼语言等等。这都要向课本学习借鉴,这样才能把事物特点说清楚。
【写作实践】
(一)
【审题指导】
首先看清楚题目要求:本题要求很明确,那就是“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提示”说得清楚明白,对照题目要求,参考“提示”就很容易写了。
提示1说到,“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在归纳的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就很容易下笔成文。提示3说得更细致,不能“节录、照搬”材料,而是“根据自己思路,整合、组织”,还要调整表达方式。
把握住了这些要求,利用题目中所给的丰富材料,就很容易写出“不少于300字”的说明文了。
【精彩范例】
坎儿井的前世今生
在我国的新疆,有一种青藏高原特有的灌溉系统,叫坎儿井。它是井和渠的结合,在地下应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联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至蓄水池中,然后引进农田灌溉。由于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层过滤,井水也变得清澈甘甜。(开篇简介坎儿井,便于读者理解下文说明内容。)
坎儿井到底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新疆现存最古老的坎儿井距今已经有500年。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可与京杭大运河媲美。(用具体数字说明了坎儿井的前世。)
坎儿井的开凿十分艰苦,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挖井人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要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正因为如此,随着地面引水工程建设和机井普及,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年出水量6.82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3万亩。2003年,新疆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52%。(坎儿井衰落的原因。用具体数字写出衰落的情况。扣住说明的中心——坎儿井的前世今生。)
与现代饮水技术相比,坎儿井有着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资源的优势,其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全面启动,有越来越多曾经干涸的坎儿井又流出了汩汩清水。(坎儿井的今生。)
【点评】题目即中心,全文围绕中心,重点写了坎儿井的前世今生情况。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全文中心明确,条理层次清楚,说明方法恰当,事物特征说明准确。
【写作实践】
(二)
【审题指导】
题目要求写我们身边的某建筑,相对比较容易,只要仔细观察,了解了特征,说明白并不会多难。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身边的某建筑,可能年代久远,也可能很复杂,单凭我们的肉眼观察还是不够的;可以访问本地老人,或者查阅相关资料,以做到全面细致深入了解。这样写起来才得心应手。
此外还要注意。我们了解的某建筑可能材料非常丰富,你准备写哪些方面?就像上个题目写坎儿井一样,要确定一个“说明的中心”,要围绕中心,对你搜集的材料进行取舍。
其他,比如安排全文结构层次,斟酌语言等等,这也是不用说的。
【精彩范例】
我们的实验楼
去年暑假,我们的学校里新建起一栋实验楼。功能齐全,非常美观。
实验楼坐落在教学区最北面,教学楼后面。楼前是一个草坪广场,楼后就是学校围墙了。这是一栋三层大楼,从外观看上去,和教学楼没有什么差别。每一层都有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