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示范课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示范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8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结合学习加、减法的经验,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知道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体会数学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3.使学生会用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问题,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相互转换等,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乘、除法的意义并准确表达。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道算式。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写出其他算式的?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加、减法运算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乘法的意义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获取信息:有4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

提出问题: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第(1)题: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2.解决问题,建构乘法的意义

师: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汇报交流。

师:怎样列式计算?

预设1:用加法计算,3+3+3+3=12(枝)。

预设2:用乘法计算,3×4=12(枝)。

师:比较上面两种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1: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虽然书写不一样,但都能表示4个花瓶中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即都表示4个3是多少。

预设2: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师:本题解决了一共插多少枝花的问题,用乘法计算更简便,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用乘法表示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乘法只能是加数相同的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引导学生叙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师:你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乘数、乘数、积”,也可能会回答“因数、因数、积”。

教师指出:相乘的两个数叫作因数,乘得的数叫作积。

课件出示:

(二)除法的意义

1.任务驱动,创编题目

师:如果把第(1)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你会改编吗?

出示【学习任务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改编的?

预设1: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追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预设:求可以插几瓶,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12÷3=4(瓶)。

师:还有其他的改编方法吗?

预设2: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追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预设:求每个花瓶插几枝,就是把12枝花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12÷4=3(枝)。

2.逐次对比

(1)第一次对比

师: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课件出示:

(2)第二次对比

师:再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预设:第(1)题是已知两个因数,求它们的积;第(2)(3)题则反过来,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3道算式中连线表示各数之间的联系。

师:通过解决问题、对比思考,同学们都清楚了第(1)(2)(3)题的联系与区别。我们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那什么样的运算叫作除法呢?

学生可能回答“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也可能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

小结: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师:你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介绍,引导学生说清楚: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作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作除数,所求的另一个因数叫作商。

课件出示:

(三)整理关系

1.任务驱动,自主总结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是相反的运算,也就是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除法与乘法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回答“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第(1)(2)(3)题中的算式,明确:两个数的积12,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因数3或4,就是除法里的除数或商。或者说,除法里的被除数12在乘法里就是积,除法里的除数或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梅子69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育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