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课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8

1.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8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让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学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队。环保小队的同学们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的最多,谁的最少。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很多,教师只选择“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展示即可。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学习任务一】。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解答情况。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预设: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样来的?

方法一:“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小结: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

师: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收集到的实际数量吗?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人真正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代表4个人的总体水平。

方法二: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预设:还可以先把该小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量求出来,再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预设:

(14+12+11+15)÷4

=52÷4

=13(个)

师: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

预设:括号里的算式表示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量,4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13就是平均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

小结:像这样先把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合起来,再除以总份数,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计算,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我们知道了“13”是环保小队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那平均数代表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5.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数”有区别吗?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预设1:把12块糖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3块糖。这里的3块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块数。

预设2:4个小孩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3块糖。这里的3块就是平均数,它并不代表每人一定有3块糖。

(二)教学例2

师:刚刚我们一起看了环保小队的活动,下面再去看看体育小队的活动……踢毽比赛。说到比赛,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预设:谁的成绩好?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当裁判,希望大家能公平公正地裁决。

1.比较单人的比赛

师:踢毽比赛第一轮,男生队派出王小飞上场,女生队派出杨羽上场,他们的成绩如下:

课件出示: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的成绩好?为什么?

预设:因为19>18,所以男生队的成绩好。

2.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的成绩

师:踢毽比赛第二轮,男生队与女生队各派出4名队员参加,他们的成绩如下:

课件出示:

师: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成绩,比较哪个队的成绩好,你会怎样做?

出示【学习任务二】。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人数相同,可以用求踢毽的总个数的方法比较成绩好坏。

男生队:19+15+16+20=70(个)

女生队:18+20+19+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梅子69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育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