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端午节节日介绍.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午节

一、历史背景

(一)天象崇拜与龙的信仰

端午节最初的源头,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对天象的崇拜。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来指导农事和生活,对天体运行充满敬畏与好奇。当苍龙七宿在端午时节飞升于正南中天,此时处于全年最“中正”之位,《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飞龙在天”,描绘的正是这一壮丽天象。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一直象征着吉祥、权威与力量。古人认为,在龙星处于如此特殊位置的日子,举行祭祀活动,能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获得龙的庇佑。这种对天象的观察和对龙的信仰,构成了端午节古老起源的重要部分,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尊崇和顺应。

(二)纪念历史人物

1.屈原的传说:最为人熟知的端午节起源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屈原一心报国,却遭奸臣排挤诽谤,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并放逐了他。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悲愤交加,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听闻后,纷纷划船打捞他的遗体,并向江中投放饭团、鸡蛋等食物,以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此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以划龙舟、吃粽子等方式纪念他,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爱国精神的崇尚。

2.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他辅佐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助吴伐楚,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然而,吴王夫差继位后,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赐死伍子胥,并于五月初五将其尸首投入江中。伍子胥忠肝义胆却含冤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和遭遇,也在端午节这一天进行相关的祭祀和纪念活动,表达对他的同情与敬佩。

3.曹娥的孝行: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其父曹盱在五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此事传为神话,继而人们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舜江更名为曹娥江,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也与纪念曹娥相关,成为孝道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节日介绍

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乃至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庆祝。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人们通过举行各种传统活动,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使端午节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同时,端午节也在国际上逐渐受到关注,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三、节日风俗

(一)赛龙舟

1.起源与传说: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一传说赋予了赛龙舟深厚的文化意义,使其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成为了对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2.比赛形式与地域特色:赛龙舟的场面十分壮观,一条条装饰成龙形的船只在江面上飞驰。龙舟一般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船体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比赛时,舟上的选手们分坐两侧,齐心协力、奋力划桨。船头有鼓手,以有节奏的鼓点指挥划桨的速度和力度,船尾则有舵手掌控方向。不同地区的龙舟样式和比赛规则略有差异。例如,广东地区的龙舟通常较长,可容纳数十人,比赛竞争激烈;而福建等地的龙舟可能在装饰和竞渡方式上有独特之处,有的还会在龙舟上设置各种表演环节,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赛龙舟体现了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激励着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勇往直前。

(二)吃粽子

1.历史演变: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角黍”,以及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制作工艺和馅料不断丰富发展。在古代,粽子不仅是民间百姓喜爱的美食,还常作为祭祀用品,用于供奉祖先和神灵。

2.种类与制作:如今,粽子的种类繁多,从地域上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以其香甜软糯的口感著称;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嘉兴粽子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鲜肉粽口感咸香,肥而不腻;蛋黄粽则将咸蛋黄的浓郁味道与糯米的清香完美融合。包粽子的过程充满乐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先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的糯米和馅料,再把粽叶包好,用绳子绑紧,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粽子便诞生了。这一过程不仅是制作美食,更是传承家庭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三)挂艾草与菖蒲

1.药用价值与寓意: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和菖蒲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t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