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食品中毒及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Dinoflagellate),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Gonylaecae)的藻类。毒藻类中的贝类麻痹性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Saxitoxin)。该毒素为白色,易溶于水,耐热、胃肠道易吸收。其分子量为299,是一种非蛋白质毒素。石房蛤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毒作用为阻断神经传导。毒性很强,对人经口致死量约为0.54~0.9mg。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唇、舌、指尖心,胸闷乏力等,部分病人伴有低烧,重症而死亡。无有效的解毒剂。应尽早催吐、洗麻木,随后腿颈麻木,运动失调,伴头晕恶者则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胃、导泻。中毒症状规定市售贝类及加工原料用贝类中毒素限量。(3)做好卫生宣教,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预防措施毒蕈中毒毒蕈中毒常见原因蕈类又称蘑菇,是一类真菌,大多数属胆子菌纲,但也有属子囊菌纲的。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临床表现(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症状划分)0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恢复较快,预后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毒粉褶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种类尚不清楚。02可能是一些类树脂样物质,此型多对症治疗。03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余分钟至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多由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毒素包括:1)毒蝇碱;2)蜡子树酸;3)光盖伞素及脱磷酸光盖伞素;4)幻觉原。胃肠炎症状和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溶血型:由鹿花蕈引起,有毒成分为鹿花蕈素,胃肠症状及溶血现象。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此型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脏器损害型:中毒最严重,病死率高,依病情发展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及恢复期。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有毒成分为毒肽、毒伞肽类。用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解毒,并用保肝疗法。急救与治疗加快毒物排出:到医院后要尽快给予洗胃,及时催吐、导泻。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炭50~100克,用水调服。并予硫酸镁导泻。对症与支持治疗: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到症状,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特殊治疗:阿托品,巯基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措施:加强宣传、避免误食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1)色泽鲜艳度高。2)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白乳菇(Lactariuspiperatus)毒蝇伞(Amanitamuscaria)01流行病学特点:多发于夏秋季,发病率高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奶、肉、蛋、鱼及其制品,尤其是剩饭菜、含奶糕点、冷饮食品多见。02中毒机制:目前尚未全部阐明。有研究认为是毒素分子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经后刺激呕吐中枢致病。临床表现:潜伏期短,2~4小时,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严重是喷射状),同时伴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痛,腹泻。体温一般正常。病程短,1~2天,预后良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小结:主要存在于人们的皮肤、鼻、喉、耳等部位。症状:流鼻涕、腹泻、痉挛。潜伏期为2-4hrs。预防:注意洗手和剪指甲。不要将食物在室温下放置2hrs以上。完全烹饪可杀死葡萄球菌,但对其毒素无影响,毒素耐热、耐低温、抗冷冻。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四、肉毒梭菌食物中毒1)病原:肉毒梭状芽孢杆菌,G+厌氧杆菌,芽孢抵抗力强。生长产毒适宜温度为18—30℃。肉毒毒素是强烈的神经毒,不耐热(100℃10-20min可杀死),毒素分8型,引起人类中毒的是A、B、E、F型四种,A、B型最常见。该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对人的致死量为微克。该菌芽孢耐高温(干热180℃5-15min可杀死);另外,各菌型的芽孢对温度的抵抗力不同:如A型:湿热,100℃,6h或120℃,4min可杀死;E型:100℃,1min或90℃,5min可杀死;F型:110℃,10min可杀死;流行特点:

文档评论(0)

shao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