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某品牌原浆苹果醋的简概工艺流程为:“苹果采摘→挑选清洗→破碎榨汁→酵母发酵→醋酸发酵→陈酿2年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挑选清洗”即可消除杂菌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B.“酵母发酵”产物有利于溶出苹果中的风味物质并保留在苹果醋中
C.“酵母发酵”结束后需改变通气条件、降低温度才有利于“醋酸发酵”
D.“醋酸发酵”时若发酵液停止产生气泡即代表发酵结束
【答案】B
【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2、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可以直接将葡萄糖分解为醋酸;当氧气充足,糖源不足时先将乙醇分解为乙醛,再讲乙醛分解为醋酸。
【详解】A、“挑选清洗”是为了洗去苹果表面的浮尘,不能完全消除杂菌的影响,A错误。
B、“酵母发酵”产生的酒精有利于溶出苹果中的风味物质并保留在果醋中,B正确;
C、“酵母发酵”(18~30℃)后应提供充足氧气,并升高温度(30~35℃)才利于“醋酸发酵”,C错误。
D、“醋酸发酵”时,当糖源充足,糖将分解成醋酸且产生二氧化碳,即有气泡产生,但当缺少糖源时,酒精将转变成醋酸且不产生二氧化碳,即不产生气泡,因此发酵液停止产生气泡不一定代表发酵结束,D错误。
故选B。
2.酸笋是制作螺蛳粉的灵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传统酸笋的制作流程与泡菜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间过短可能导致发酵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B.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对竹笋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C.山泉水浸泡时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进程
D.发酵过程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答案】B
【分析】制作传统泡菜是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来进行发酵的。发酵期间,乳酸会不断积累。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
【详解】A、在发酵初期,有害菌的生长较为旺盛,使得亚硝酸盐的生成较快,含量较高,故酸笋发酵需要适宜的发酵时间,时间过短可能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过高,A正确;
B、竹笋中含有发酵的天然菌种,故不能对采摘后的竹笋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发酵的天然菌种,B错误;
C、因为上一批次的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发酵菌种,故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进程,C正确;
D、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呈酸性,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传统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时,用重铬酸钾测定乙酸含量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
B.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C.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D.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
【答案】D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果醋发酵时,用重铬酸钾测定乙酸含量变化时,由于乙醇逐渐转变为乙酸,因此溶液灰绿色逐渐变浅,A错误;
B、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也是逐渐降低,B错误;
C、酵母菌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醋酸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错误;
D、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细胞液泡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D正确。
故选D。
4.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将粉碎的作物秸秆堆放在底部有小孔的托盘中,喷水浸润、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酒精发酵)。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菌T能够分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B.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淋洗液中的微生物,以免干扰实验
C.接种酵母菌后,发酵罐温度要控制在30~35℃
D.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答案】C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详解】A、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菌T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险公司出单岗述职报告PPT.pptx VIP
- DBJ50T-078-2016 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中级社会工作考试资料 社会工作实务万能答题模板 .docx
- 标准图集-12N5-1-12N5-2 通风与防排烟工程 - 通风机·风管·风口·风阀·防火阀分册.pdf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四年级科学创新作业测试卷附答案.pdf VIP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JT_T 1432.1 2022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1部分:土工格栅.pdf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四年级德育-道德与法治创新作业测试卷附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