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乙某重五诗》宋陆游带拼音
(大全)
yǐmǎozhòngwǔshī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zhòngwǔshāncūnhǎo,liúhuāhūyǐfán。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zòngbāofēnliǎngjì,àishùzhewēiguān。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jiùsúfāngchǔyào,léiqūyìdiǎndān。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rìxiéwúshìbì,yīxiàoxiàngbēipán。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一、【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
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
起酒来。
13
第页共页
二、【注释】
1119571
乙卯:指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岁,在家乡
绍兴隐居。
2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
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
还称“女儿节”
3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
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
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
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4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
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
5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
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6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三、【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
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
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
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23
第页共页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
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
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
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
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
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
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
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
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
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
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
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四、【创作背景】
11957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