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发宏观:趋向更合意中枢,2025年通胀环境展望.docx

广发宏观:趋向更合意中枢,2025年通胀环境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索引

引言:市场对跨年通胀的预测往往基于平滑预期 8

一、海外制造业库存周期扩张,CRB指数同比上行期支撑通胀中枢 10

二、产能利用率及螺铜比触底信号明朗,政策着力优化供需比有助于价格压力改善 12

三、本轮地产周期调整引发的需求不足趋于尾声 15

四、本轮稳增长三大政策切入点有助于提升增长的广谱性 17

五、就业与租金改善背景下,市场租金法核算对于通胀中枢的影响更偏正面 20

六、2025年支撑国内PPI的主要因素 22

七、2025年约束国内PPI的主要因素 25

八、2025年影响国内CPI的主要因素 27

九、2025年PPI、CPI的分布与测算 30

十、2025年价格端的结构性机会 31

十一、风险提示 32

图表索引

图1:CPI预测值(Wind口径与彭博口径) 9

图2:PPI预测值(Wind口径与彭博口径) 9

图3:CRB现货指数与PPI同比(2010-2024年) 10

图4:美国制造业PMI的周期规律性 11

图5:美国制造业PMI与PPI同比(2014-2024年) 11

图6:GDP平减指数与工业产能利用率(2014-2024年) 12

图7:螺铜比与GDP平减指数(2012-2024年) 13

图8:百城租金收益率与30年国债收益率(%) 15

图9:四大一线城市住宅租金收益率(%) 15

图10:全国房价止跌回稳信号初步明朗 16

图11: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 16

图12: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与逆回购利率(2014.12-2016.2) 17

图13:百城住宅租售比与商品房隐含回报率(%) 18

图14:广义库销比与商品房隐含回报率 18

图15:地方政府杠杆率与银行对政府债权增速(2011-2019) 19

图16:7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同比领先消费信心指数(2011-2025) 19

图17:CPI房租项与70城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2016-2024年) 21

图18:CPI服务项与城镇调查失业率(2018-2024年) 21

图19:M1同比领先PPI周期三个季度(2016.6至今) 22

图20:发改委项目审批投资额与石油沥青开工率(2018年至今) 23

图21: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M2加权同比与美国制造业PMI(2012年至今) 24

图22:PPI翘尾效应分布(2025年) 25

图23:OPEC+产量与配额剪刀差与布油价(2022年11月至今) 26

图24:CPI翘尾效应分布(2025年) 27

图25:城镇调查失业率与CPI服务项(2017-2025年) 28

图26:CPI消费品与70城二手房价格同比(2014-2024年) 29

图27:PPI预测分布(%) 30

图28:CPI预测分布(%) 30

表1:2021-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位数对比 13

引言:市场对跨年通胀的预测往往基于平滑预期

从历史规律来看,市场对跨年通胀的预测往往基于顺趋势和平滑预期,从而低估外部环境以及国内政策性、结构性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包含政策框架变动较大的年份。例如以市场2016年对年度PPI同比的预期来看,年初包含超百分预测样本的“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问卷调查”三分之二的预测落在-4.2%至-6.2%的区间,实际上最终PPI同比是-1.4%。另一个案例是出2021年,市场在2020年底-2021年初对2021年PPI的预期落在0.1-2.5%的区间(WIND口径),但实际上由于出口、供给两端均有明显变化,当年年度PPI同比为8.1%。所以在探讨2025年通胀问题时,我们也应避免简单的趋势外推。

一个案例是2016年。2013-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压力显现。同期制造业部门产能过剩、债务率偏高等因素明显约束经济,2015年下半年PPI维持在-5.0%以下的低位区间。2016年初,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厦门大学开展“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0%的受访专家预期2016年中国PPI增长在’

-5.2%—-4.2%’之间;26%的专家预期在-6.2%—-5.3%”,此外“但仍有三成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PPI将呈现持续下降态势”。而受“棚改”背景下的地产需求脉冲、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深化影响,2016年PPI升至-1.4%,2025年PPI为-5.2%(若未单独注明,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

另一案例是2021年。2020年中国经济进入疫后复苏阶段。受广义财政驱动建筑产业链、全球范围内商品替代服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