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
山茶油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一、定义
运用山茶油制作传统工具和设备,经碾、筛、烘、炒、挣、榨、滤等工序,将茶籽加工成山茶油的能力。
二、适用对象
运用或准备运用本项能力求职、就业人员。
三、考核内容
能力名称:山茶油制作(传统压榨)职业领域:制油工
工作任务
操作规范
相关知识
考核比重
(一)
选材
能将原料油茶籽处理干燥、清洁、无霉变,不得混有茶蒲等杂质,油茶籽水分≤13%(以剥开的仁用手扳不软为佳),其他指标应符合LY/T2033的规定;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贮存温度≤20℃,贮存时间≤180天。
油茶籽选择知识
10%
(二)
碾粉、过筛
能在特制的碾盘大槽中,均匀地铺好干燥的油茶籽,利用水碓或电机等,将油茶籽碾成粉末;或用粉碎机将油茶籽粉碎成茶籽粉;过6目以上的筛(筛孔尺寸≤3.35mm)。
掌握有茶籽粉的均匀度和筛网选择、使用知识
20%
(三)
炒制
能将过筛后的茶籽粉倒入铁锅里,控制茶籽粉温度(90±10)℃烘炒15分钟左右。掌握好烘炒的时间和火候,要求烘炒至水分≤5%,烘炒后的茶籽粉松而不焦、香而不腻。
掌握炒制时间和火候
20%
(四)
蒸粉
能将烘炒后的茶籽粉定量倒入木质蒸笼内,然后放置于烧开的汤锅中汽蒸,直至蒸熟蒸粘为止,一般蒸煮至上汽即可。
掌握蒸粉时间和火候
10%
(五)
压榨
能将无污染的稻草或无塑化剂的无纺布铺入铁环,然后将蒸熟的茶粉置入其中,并快速压平、压实,包成一个茶饼,依次叠入木榨笼,以撞杆或石锤连续撞击压榨笼扦头,不断挤压茶饼榨出茶油,直至榨不出油为止。
掌握包饼、叠饼和压榨技术
30%
(六)
过滤
能将刚出榨的山茶油趁热(温度60℃~70℃)经初滤后,倒入上釉的陶坛或瓷坛内进行冷却沉淀。一周后,方可用涤纶滤布再次过滤并密封存放在上釉的陶坛或瓷坛内。
滤布的选择和使用知识
5%
(七)
包装
能将包装材料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包装坚固结实,封口严密、无破损油来。
食品安全知识
5%
能力名称:山茶油制作(螺旋压榨)职业领域:制油工
工作任务
操作规范
相关知识
考核比重
(一)
选材
能将原料油茶籽处理干燥、清洁、无霉变,不得混有茶蒲等杂质,油茶籽水分≤13%(以剥开的仁用手扳不软为佳),其他指标应符合LY/T2033的规定;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贮存温度≤20℃,贮存时间≤180天。
油茶籽选择知识
15%
(二)
炒制
能将干燥的油茶籽50kg左右倒入平底炒锅或滚筒炒锅进行炒制,温度控制在(110±10)℃,平底炒锅炒制20分钟~30分钟;滚筒炒锅炒制15分钟~20分钟。油茶籽水分≤6%,以剥开的仁中心略黄为佳,不得炒焦。
掌握炒制时间和火候
30%
(三)
压榨
能将炒制好的茶籽倒入榨油机料箱中压榨。控制出饼厚度在2mm~3mm。
螺旋榨油机使用技术
35%
(四)
过滤
能将刚出榨的山茶油趁热(温度60℃~70℃)经初滤后,倒入上釉的陶坛或瓷坛内进行冷却沉淀。一周后,方可用涤纶滤布再次过滤并密封存放在上釉的陶坛或瓷坛内。
滤布的选择和使用知识
10%
(五)
包装
能将包装材料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包装坚固结实,封口严密、无破损油来。
食品安全知识
10%
四、考核要求
(一)申报条件
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相应技能的劳动者均可申报。
考评员构成
每个考评组不少于3名考评员,考评员应具有茶油方面中级职称或高级工(技能等级)以上资格证书,或政府认定的油茶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三)考核方式与考核时间
考核方式:采取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考核时间:120分钟。
考试采用百分制,成绩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四)考核场地与设备要求
考场面积50平方米以上,操作场地光线充足,整洁无干扰,空气流通,具有安全防火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