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黄河颂光未然
感受黄河形象,体会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精神01学习诗歌中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02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03学习目标
pòkuánglándàngzhuǎnpíngbǔ气狂转育榜zhuóliúbǎng浩魄澜浊宛障哺样荡流屏字词过关浩荡
狂澜:浊流:宛转:屏障:气魄: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下贱之人。委宛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字词过关
黄河
关于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55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了解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对我国革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赋予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1939年春,正值家国存亡的生死关头,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之际。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黄河岸边,感慨不已,写下了歌颂黄河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创作背景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课文朗读
课文朗读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课文朗读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课文朗读
一、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诗中哪个字统领全文?颂二、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中华儿女)望整体感知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诗歌研读这一段在诗歌中属于什么部分?它有什么作用?朗诵词。作用: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引出下文的歌词;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点明了“歌颂黄河”的主题。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与其对话。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诗歌研读“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望”字统领的内容从“黄河滚滚”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既有写实,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掀浪涛——近景诗歌研读
结九曲连环——远景(远眺)诗歌研读
黄河上游景观黄河中游景观奔诗歌研读纵向描绘
劈诗歌研读横向描绘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近景远眺纵向横向诗歌研读四个动词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浪涛澎湃、九曲连环的雄伟壮观的画面。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默读第二节,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颂黄河三个层次历史贡献地理位置自然特点诗歌研读
“摇篮”一词的含义是什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指出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滋养了炎黄子孙,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传承。诗歌研读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优质教案.doc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木兰诗》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驿路梨花》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外国诗二首》优质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