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海南省创新中学协作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2025届海南省创新中学协作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海南创新中学协作校高三联考试题历史

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的一些大墓中发现了宗教礼仪用器玉琮和玉璧,以及鼍鼓、特磬等礼器,这些器物多与石钺同出于大墓中。良渚文化遗址中有的斧钺上刻有神像,而该遗址大墓中的玉钺和玉琮(还有玉冠)也往往一同出土。这些现象反映出()

A.宗教权力与军权的结合 B.君主专制政体已经出现

C.宗教祭祀主宰世俗王权 D.旧石器晚期的国家雏形

【答案】A

【解析】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据本题材料“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的一些大墓中发现了宗教礼仪用器玉琮和玉璧,以及鼍鼓、特磬等礼器,这些器物多与石钺同出于大墓中”“良渚文化遗址中有的斧钺上刻有神像,而该遗址大墓中的玉钺和玉琮(还有玉冠)也往往一同出土”概括得出结论是:在同一个大墓中出现了宗教礼仪用器玉琮和玉璧,鼍鼓、特磬等礼器以及石钺,这说明墓主人既掌握着宗教的权力也掌握着军权,且斧钺上刻有神像更是明显的体现了宗教权力和军权的结合,A项正确;君主专制政体是在秦朝时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所提到的现象只是宗教与军权甚至于王权的结合,而不是宗教祭祀主宰世俗王权,排除C项;材料所述陶寺遗址和良渚文化出现的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应属于新石器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2.公元585年,隋文帝下令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政府还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这些举措()

A.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助长了豪强势力的扩张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政府还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编户齐民”的政策,其目的在扩大政府掌握的人口,为其提供稳定的赋税与徭役来源,这稳固与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隋朝的户籍管理”,而“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符材料主旨,排除B项;稳定的户籍管理有利于稳定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材料“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可知,该政策抑制豪强势力的扩张,排除D项。故选A项。

3.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刘晏出任盐铁转运使,对盐法进行改革。在食盐的运输和销售方面,放弃传统的“官运官销”,改为由盐政机构将统购食盐按官方定价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运销各地,史称“借商销盐”,这一变化()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废除了食盐专营政策

C.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 D.提高了商人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刘晏放弃传统的“官运官销”,改为由盐政机构将统购食盐按官方定价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地进行销售。商人基于利润追求,会积极寻找更多的销售市场,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经济交流,C项正确;“借商销盐”的做法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借商销盐”的做法并不是废除食盐专营政策,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政府借助商人销售食盐的信息,无法得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图为南宋洪迈《夷坚丁志》中的故事。该故事的流行反映出当时()

番阳士人黄安道,治诗,累试不第。议欲罢举为商,往来京洛关陕间,小有所赢,逐利之心遂固。方自京赀货且西,适科诏下,卿人在都者交责之曰:“君养亲,忍不自克而为贾客乎?”……以书应举。

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士人价值取向改变 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累试不第。议欲罢举为商”“君养亲,忍不自克而为贾客乎?”“以书应举”可知,黄安道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从事商业,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学而优则仕”和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放弃了经商,参加科举考试,这整体反映了科举考试制约了中国古代士农工商阶层间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涉及黄安道最后放弃经商,参加科举,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排除A项;作为士人的黄安道最终放弃经商,参加科举,说明士人的价值取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