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讲;保险法第五讲危险的选择与评估:如实告知;一.何者为“告知”(Disclosure);二.何时须告知;三.告知之内容为何;[中国立法移植];告知之范围的限定;四.如何认定重要事实:告知之方式;[主动申告]
1、*********************
(1)A(2)B(3)C
2、*********************
(1)A2)B(3)C
3、*********************
(1)A(2)B(3)C
除上述外,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披露:;[比较];(3)危险评估权责之分配
在采自动申告主义的立法例中,由被保险人来负担确定与甄别哪些事实是重要事实之义务。
在采询问回答主义的立法例中,由保险人来负担确定与甄别哪些事实是重要事实之义务。
【询问表的法律效果】
“凡询问表中明示提问的问题,推定保险人认为是‘重要事实’”。
“凡询问表中未明示提问的问题,推定保险人认为不是‘重要事实’”
;【实务中的争议】
询问表中所列“其他”等兜底事项款的效力如何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征求意见稿)第九条:“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仅限于保险人“提出询问”的投保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事项。保险人设计的投保单和风险询问表,视为保险人“提出询问”的书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征求意见稿}第十条:“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其他”等兜底事项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12条:保险人在投保单询问表中设计的“其他”等字样的兜底条款,违反了有限告知原则,应当认定无效。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条: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事项,对于保险人未询问的事项,投保人不负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在询问表、告知书等上面采用“其他”、“除此以外”等询问方式的,视为没有询问。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第十六条:保险人以???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其他”等兜底事项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七条:投保人对其不知道的事项未作披露,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4、对于不属于投保人、被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保险人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主张解除合同或免除责任的,不予支持。
保险人明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仍然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保险事故发生后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主张解除合同或免除责任的,不予支持。
7、保险合同订立或效力恢复时,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应以保险人书面(包括投保单、风险调查问卷或其它书面形式)询问为限。;五、为何须告知;“保险合同是一个射倖合同,评价危险的特定事实大都只有被保险人知道,保险人信赖被保险人的陈述,相信被保险人没有保留所知道的任何情况。如果被保险人的保留诱使保险人确信某一情况不存在,并以此为依据作出错误的风险评估,保留这一情况就是欺诈,从而使保险单无效。尽管被保险人是因为错误而没有告知,并无任何欺诈的故意,但保险人仍然受到欺骗。保险单无效的原因是:实际风险与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所了解并愿意承保的风险不同。”
;六.告知义务违反之后果;告知义务违反之要件:主观、客观及其因果关系;[“足以影响”之解析];诱因原则首先要求“信赖”与“实际诱导”。早在曼斯菲尔德关于告知义务制度权威的解释中,就已包含了这一思想:“评价风险的特定情况大多只有被保险人知道,保险人‘信赖’被保险人的陈述,‘相信’被保险人没有保留所知道的任何情况。如果被保险人的保留‘诱使’保险人‘确信’某一情况不存在,并以此为基础作出错误的风险评估,保留这一情况就是欺诈,从而使保险单无效。”此外,还要求保险人举证证明。
;诱因原则是对重要性原则的补充。按照诱因原则,被保险人对重要事实的误述或者未告知并不足以使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还需要证明误述与未告知诱导保险人签订了保险合同,或者是以实际使用的条款签订了保险合同。在实践上,有利于杜绝未受任何影响或损害的保险人以未告知为由而作“技巧性”的抗辩。正如前英国上议院的首席大法官高尔夫勋爵所指出的那样:“要求在以未告知为由解除合同之前,必须证明实际保险人确实受到了诱导,这一结论对重要性问题产生了冲击。如果不要求有真实的诱因,重要性原则就成为惟一重要的了,因为,它是给予保险人基于未告知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docx VIP
- 2024年看守所民警年终个人总结7篇.doc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7《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文版.pdf
- 垦丁律所:数据出境合规实务100问.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课后习题与答案(最全).doc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PPT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7).pptx VIP
- 邱霈恩-002领导学(第二章).pptx VIP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PPT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9).pptx VIP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PPT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10).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