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生物特征:三、构造特征深水浮游生物为主可具有曲型的鲍玛序列。可发育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包卷层理、滑塌变形层理。可见槽模、沟模、重荷模等多种沉积构造。还可见再沉积组构如破碎鲕粒、化石碎片、植物碎片等。递变层理为主滑塌变形、泄水构造、重荷模侵蚀痕----槽模、沟模、撕裂屑无浅水牵引流沉积构造五、浊积岩体的分布与形态沉积顺序砾、粗砂→细砂、粉砂→粉砂、泥展布形态平面——扇形;横剖面——透镜;纵剖面——凸透镜a-eb-ec-ed-ee第一节重力流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重力流沉积相模式第二节第四节重力流第三节浊积岩与油气的关系浊积岩基本特征海底扇相模式在补给水道稳定,深海平原宽广的条件下,多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扇,在扇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征及岩石组合。扇模式、槽模式、坡角楔状体模式1补给水道将砂砾泥组成的重力流沉积相输送到深水环境中去,高密度重力流具有侵蚀下切作用,使水道或峡谷不断向海底延伸。常被粗粒沉积物充填,特殊情况下可有细粒沉积物堆集。2上部(内)扇在地貌单元上这个相位于大陆斜坡根部的峡谷出口处。上部扇有主水道发充分育,在主水道延伸方向上依次出现泥石流、碎屑流(紊乱砾岩及粒序砾岩),在水道堤及外缘可发育C—E序的典型浊积岩。中部扇常呈叠覆舌状砂体,突出的地貌特征是辫状分支水道发育。在辫状分支沟道里,以卵石质砂岩(或含砾砂岩)和块状砂岩为主,有时可见颗粒流和液化流沉积。在辫状分支沟道间以不同序列的典型浊积岩分布为特征。多形成A—E、B—E序浊积岩。在无水道部分多形成B—E、C—E序浊积岩。重力流沉积第一节重力流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重力流沉积相模式第二节重力流第三节第四节浊积岩与油气的关系浊积岩基本特征概念: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常被称为沉积物重力流,也称块体流。沉积物重力流并不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而是一种特定流体所形成的沉积物及其组合类型,主要出现在半深湖、深海中。一、概述充沛的物源:是形成重力流的首要条件,浅水、斜坡区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物质的大量堆积。一定的触发机制:形成重力流的必要条件,如洪水、地震、海啸、巨浪、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直接或构造运动(断陷)间接诱发。足够的坡度: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形成高密度流体并沿斜坡向下运动的必要条件,亦是重力流克服各种摩察阻力继续运动的能量来源。一定的滞水环境和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沉积重力流均堆积在海洋和湖泊的最深处,至少应在风暴浪基面之下。二、形成条件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火山喷发的溢流物质浅水碎屑物质碳酸盐物质01020304物源成分决定重力流沉积物类型1、充沛的物源:一定的触发机制: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属于事件性沉积作用。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诸如洪水、地震、海啸、风暴、火山喷发等阵发性因素直接作用或构造运动等间接诱发因素,导致块体流和高密度流的形成。除洪水密度流直接如海或入湖外,大多数斜坡带沉积物质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再经过一定的滑动—滑塌的触发机制,才能形成大规模的沉积物重力流。足够的坡度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做块体运动的必要条件。01一般认为,最小坡角为3-5度。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重力流的最小坡角为2-3度,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足够的密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具有明显的补偿作用。023、足够的坡度:深水斜坡重力流侵蚀面,平凉太统山,平凉组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01一般认为,重力流沉积的水深为1500-1800m,最小水深80m。最深的海底扇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外蒙特里深海扇,深度达8000m。因此,足够的水深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海洋与湖泊有较大的差异。014、足够的水深:按照支撑机理:(分类)三、沉积物重力流的基本类型23145湍流支撑超孔隙压力支撑浊流基质支撑颗粒流颗粒支撑液化流碎屑流1、杂基支撑的碎屑流海南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碎屑流沉积2、靠颗粒碰撞的分散应力支撑的颗粒流3、靠具超孔隙压力的粒间水流动支撑的液化沉积物流4、靠介质的湍流支撑的浊流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第一节重力流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重力流沉积相模式第二节第四节重力流第三节浊积岩与油气的关系浊积岩基本特征以复成分砾岩和杂砂岩常见,成分成熟度低。结构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