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4
浅谈提高电炉炉衬寿命的措施
王刚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电炉炉衬的侵蚀机理、电炉炉衬材料、合理的炉衬烘烤烧结工艺以及良好的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炉衬寿命的主要因素,并简要地提出了提高电炉炉衬寿命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电炉炉衬寿命措施
1前言
电炉炉衬的使用寿命对于需要连续大规模生产的冶金、铸造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炉龄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炉龄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钢产量的提高和原材料消耗,因此提高电炉炉衬寿命、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提高电炉炉龄己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2电炉炉衬侵蚀机理及对其性能的要求
2.1电炉炉衬侵蚀机理
1)炼钢电弧炉的炉顶、炉墙热点部位(如渣线)、及炉底是电弧炉的薄弱环节。
炉顶耐火材料损毁的原因:一是飞溅物、炉尘的侵蚀作用;二是由于电极周围温度高,炉顶温差较大造成的熔蚀和热震作用。常用的耐火材料有高铝砖、镁铬砖、白云石砖、硅砖等及相应材质的耐火浇注料或捣打料。
炉墙热点部位的内衬容易蚀损,其原因是温度过高,熔渣、钢水侵蚀严重,装料时的冲击作用等。常用的耐火材料主要是各种碱性耐火材料砌筑,损坏时常进行喷补或铲补。炉底损毁的主要原因是化学侵蚀和机械冲击。常用碱性耐火捣打料或浇注料。
电炉各部位炉衬损毁的原因,如表2-1所示。
表2-1电炉各部位炉衬损毁的原因
电炉部位
主要损毁原因
炉底、炉坡、熔池
高温钢水、熔渣的侵蚀和冲刷;废钢加入的机械冲击
热点、渣线区
钢水和熔渣的严重侵蚀和冲刷;废钢加入的机械冲击高温热辐射和钢水、熔渣的搅拌作用;不同冶炼时期气氛的影响
炉门口下侧、
两侧及出钢口
除与热点、渣线区相似的损毁原因外,扒渣时的侵蚀和冲刷;吹氧气的影响;炉料、熔剂(石灰、莹石等)高温下产生液相、气相对砖的渗透
电炉炉盖(炉顶)
温度急变;热辐射;不同时期的气、液相渗透和侵蚀
2)电炉中耐火材料最普遍的损毁机理是侵蚀、冲刷、熔融、剥落和水化,五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侵蚀。电炉耐火材料承受两种类型的侵蚀。
①化学侵蚀。
氧化铁(FeO)或渣中的酸性组分,例如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和氧化镁之间的化学反应如下式所示:
FeO+MgO=FeO·MgO
SiO2+2MgO=2MgO·SiO2
CaO+SiO2+MgO=CaO·MgO·SiO2
所有这些反应使炉衬变为熔渣而导致耐火材料损毁。
氧化是经常发生在电炉炉衬中耐火材料侵蚀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此侵蚀机理中耐火材料的碳成分由氧化铁或氧气而被侵蚀。
FeO+C=Fe+CO
O2+2C=2CO
渣中的氧化铁与砖衬的热面中的石墨或焦油/树脂反应,或氧气侵蚀砖衬冷面的石墨或碳粘结剂。在这两种情况下,砖的强度降低,并可能被熔渣或钢水冲蚀。
②冲刷是第二位的耐火材料损毁机理
由于钢水或熔渣流过耐火材料表面并物理地磨损或冲刷炉衬而导致了物理损毁。在电炉的出钢口、渣线、电极口或排气口平台等处冲刷蚀损机理是最普遍的。
一个更为错综复杂的耐火材料损毁机理称之为剥落。这是由于炉衬耐火材料遭受迅速加热和冷却导致耐火材料产生应力而造成的。该应力常常超过耐火材料的强度,因而导致裂纹的相交贯穿,炉衬的碎片将会剥落或完全脱落,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电炉炉顶上。
水化也是电炉耐火材料损毁的一个因素。假如水渗入炉盖或炉墙,水或水蒸汽能侵蚀耐火材料炉衬,其中的氧化镁和其它碱性氧化物与水或水蒸汽发生如下反应而被水化。
MgO+H2O=Mg(OH)2
水化的耐火材料衬耐熔渣和钢水的渗透性差。
石英砂搅拌。经此方法处理后,可减少15%—18%的水分。烘炉初期,由于炉衬含水量较大,水分又不易排除,这就要求升温缓慢,否则,水蒸汽排不出去,使炉口上涨,造成炉衬松散,水蒸汽残留在烧结层中形成峰窝状孔洞,极易渗漏铁水。
在随后的烘炉过程中,石英砂将发生晶形转变。600℃前,完成α—β—γ晶形转变,体积急剧膨胀。870℃—900℃,完成α石英—α鳞石英转变,体积变化较大。1200℃后石英变成磷石英和方石英的速度加快,体积膨胀较明显。因此,在
3.5减少炉渣对炉衬的影响
炉料中的铁锈、回炉料带入的型砂以及加料、出钢水时钢水溅在炉口和炉壁上被氧化等,产生大量的FeO炉渣,这些FeO与炉衬中的SiO2、炉渣中的SiO2、Al2O3等氧化物形成FeO—SiO2—Al2O3系熔渣。在温度较低时,这些炉渣挂在炉壁上,温度较高时,又易于上浮,严重浸蚀时,粘结在炉壁上的炉渣冷却后不易清除,特别是大量炉渣不早扒除,或生成粘糊状的炉渣过多,会结成一体,像锅盖一样盖在熔化的钢水表面,造成钢水过热,加速对炉衬的浸蚀。挂在炉壁上的炉渣冷却会掩盖炉衬的真实裂纹,导致因没有早期发现而造成钢水渗人或漏炉。为了减少炉渣对炉衬的影响,可采用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