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5页
生物复习提纲9第六章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一、第一道防线
1、组成:皮肤和黏膜
2、作用:阻挡和清除病原体
3、举例:①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
②呼吸道黏膜的纤毛清扫病原体
③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二、第二道防线
1、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作用:溶解和吞噬病原体
3、举例:①溶菌酶溶解病菌
②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注意: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三、第三道防线
1、组成: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2、作用: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注意: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
四、抗原和抗体
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举例:病原体、外来的异体组织(移植的器官、输入的别人血液、过敏食物药物)、疫苗是抗原
注意:自身组织不是抗原(自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举例: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血清
3、抗原与抗体的关系:专一性(一种抗体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高效性、
使人体获得免疫力(抗体清除抗原后,抗体继续存留在体内,可终生免疫)
举例:麻疹抗体只能清除麻疹病毒对其他病毒没有任何作用,患过麻疹病的人,
当麻疹病毒流行时,因为体内存留了抗体所以不会再患麻疹病。
五、免疫功能
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2、免疫的功能:
①防御:抵抗或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鱼虾、花粉、药物过敏是防御功能过高造成的。
防御功能过低,容易发生反复感染。
②自我稳定: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自我稳定功能异常,免疫系统会攻击正常细胞,发生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③免疫监视:消灭突变细胞(如癌细胞),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六、计划免疫
1、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
2、预防接种:把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到人体,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
3、疫苗:疫苗是无毒(或弱毒)的病原体
4、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及青少
年接种,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
之间传播的疾病。
二、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三、传染病的类型
名称
入侵部位
传播途径
代表性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粘膜
飞沫、空气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非典型肺炎、禽流感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粘膜
饮水和食物
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
脊髓灰质炎
血液传染病
血液
吸血的动物(如蚊、虱、蚤)
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体表传染病
皮肤
接触传播
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癣、淋病
四、流行环节
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指患病的人或动物,他们能散播病原体。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指容易感染该病的健康人。
五、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要隔离治疗;让传染病人进行打针、输液、吃药;
患病的动物要进行捕杀;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2、切断传播途径:①切断呼吸道传染病的途径:不随地吐痰;室内煮醋杀菌;对空气、器皿消毒
②切断消化道传染病的途径: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净;注意饮食卫生
③切断血液传染病的途径:消灭蚊虫、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3、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要按时做好预防接种,注射疫苗,计划免疫;
锻炼身体,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到医院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血清。
4、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以防止传染病蔓延。
六、艾滋病
1、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与艾滋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如交谈、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
病毒。所以我们要不歧视他们,让他们得到关爱和治疗,防止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时捷-卡宴用户手册.pdf
- 托育园保健培训.pptx VIP
- 小学二年级创意手工制作课《西游记皮影戏》.doc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共860页).ppt
-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高清版).pdf
- 《期末成绩分析》课件.ppt VIP
- 原调正谱bB我仿佛在花丛里采珠人高清打印版.pdf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屏东中学、延安中学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讲稿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 第四讲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的演进(夏商周时期).pdf VIP
- CN200910222219.5-金银花口服液.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