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CHINESENUM3五页
生物复习提纲5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一、呼吸系统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一、呼吸系统
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①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温暖的作用。
①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②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4、肺泡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数目很多;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1、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呼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这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原因: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运动。
结果: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
2、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吸肌
胸骨肋骨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
胸廓上下径
胸腔
体积
肺
肺内气压
气体流动
吸气
收缩
向上向外
增大
增大
扩大
扩张
低于大气压
外界气体入肺
呼气
舒张
向下向内
减小
减小
缩小
回缩
高于大气压
肺内气体排出
注意:①呼吸肌是参与呼吸的肌肉,包括肋间肌和膈肌。
②胸廓是由围成胸腔的骨组成,包括胸骨、肋骨和脊柱中的胸椎。
③当吸气呼气完成的一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气体既不进也不出。
三、人体内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人体内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实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过程: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四、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1、装置:甲、乙瓶内收集的是空气丙、丁瓶内收集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2、现象及结论:
①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甲无明显变化,丙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②伸入点燃的细木条后,乙继续燃烧,丁很快熄灭。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
3、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含量最高,并且基本不变;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其他气体(如水蒸气)增加。
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五、呼吸的全过程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五、呼吸的全过程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原理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红细胞运输氧气,血浆运输二氧化碳。
3、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这是因为组织细胞不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
4、呼吸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人溺水时是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煤气中毒是阻断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六、能量的摄取
1、能量的来源: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地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
2、物质的热价:
①糖类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蛋白质的为17.15千焦/克、脂肪的为38.91千焦/克)。
②常见的食物中:热价较高的是核桃仁、花生、黄豆。
3、能量的释放
①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②场所:活细胞内
用途: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用来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日常生活中:快走消耗能量多,睡觉消耗能量最少。
男女性在青春期时所需能量最多,这时人一生中的生长发育高峰期。
四个因素: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19生物微考试答题纸.docx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022-2023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1).pdf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023-1-2生物微考试卷(2).doc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微生物背诵.ppt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背诵版1-2章.doc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试题(20221028)定稿.docx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9.doc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7.doc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8.doc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