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8页
生物复习提纲3
四、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五、定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六、反应式:
1、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2、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3、条件:光
4、场所:叶绿体
5、实质:①物质转化:无机物→有机物
②能量转化: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如图甲、乙两套装置,甲放清水中,乙放氢氧化钠溶液中,
其它因素均相同
七、对照实验:以水为变量:选取一叶片,将主叶脉切断形成对照
以光为变量:选取一叶片,部分遮光
以叶绿体为变量:选取银边天竺葵
八、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1、二氧化碳浓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度会加快。
2、光照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度会加快。
3、温度:一般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速度会加快。
九、光合作用的应用: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施有机肥(有机肥会被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大棚通风(补充二氧化碳)都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促进有机物的形成,提高产量的目的。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上升)
一、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定义: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三、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原料:有机物和氧气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3、场所:线粒体
四、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1、氧气: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会加强。
2、温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会加强。
3、水分:(特别是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就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抑制呼吸作用。
六、呼吸作用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农田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2、抑制呼吸作用:①收获的种子要及时晒干②水果、蔬菜要低温冷藏
③存放水果、蔬菜的仓库和地窖,可以降低氧气浓度,充入二氧化碳气体。
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的线粒体中
条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八、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
1、原理:作物产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在农业生产上只有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远远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得以积累,农作物的产量才能提高。
2、具体措施:①温室内控制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
②温室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增加光照强度
九、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示意图
a点: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ab段: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这期间,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b点: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bc段:随光照继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cd段: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十、植物的三大作用:白天进行3种,夜晚只进行2种。
十一、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时,要把装置放在黑暗处,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干扰。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天然的“蓄水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的水循环。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类群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