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咀嚼系统口腔解剖生理学05课件讲解.pptx

第二章咀嚼系统口腔解剖生理学05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咀嚼系统《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医学系姚乾

咀嚼(mastication)为复杂的反射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下颌骨、牙及牙周组织产生节律性运动。由于上述各部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将发挥咀嚼功能的肌肉、颞下颌关节、颌骨、牙齿、牙周组织及与其有关的神经、血管统一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简称咀嚼系统。咀嚼系统

第一节牙列牙列:生长在牙槽骨内的天然牙,不能单独行使功能,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形成牙列或称为牙弓。上颌:上牙列下颌:下牙列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乳牙列(2.5岁—6岁)恒牙列(12岁以后)(一)牙列的分型恒牙列:全部由恒牙组成的牙列。完整的上下颌牙列各含16颗牙。因为人类的进化,第三磨牙可能缺少或者萌出障碍,因此单牙列14~16颗牙均属正常乳牙列:全部由乳牙组成的牙列。完整的上牙列自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于半圆形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混合牙列——暂时性的错(牙合)(一)牙列的分型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尖圆形(27%)椭圆形(48%)方圆形(25%)(一)牙列的分型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二)牙列的大小上颌牙列长50㎜宽55㎜下颌牙列长41㎜宽52㎜1.牙列长度与宽度牙列长度是指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连线与牙列左、右侧最后一颗牙齿远中最突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牙列宽度是指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2.Terra牙列指数,用来描述上下牙列大小关系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三)牙列的生理意义1.互相支持,分散(牙合)力2.防止食嵌塞3.保持面形4.利于舌的活动

二、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正常情况下,天然牙以一定的倾斜方向排列在牙槽骨中,倾斜方向与咀嚼运动所产生的力的方向相适应,从而使咀嚼力得以沿着牙体长轴的方向传导,有利于在发挥咀嚼食物能力的同时,保护和维持牙和牙周组织的健康;牙的倾斜还使牙列间牙的接触广泛而紧密,增大直接发挥咀嚼食物作用的上下牙的接触面积,避免咬伤唇、颊、舌,便于舌的运动;同时,还有利于衬托唇、颊,对保持面下1/3的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近远中向倾斜一般以牙冠的倾斜方向来表示牙长轴倾斜情况,以牙长轴与中线的夹角,表示牙近远中倾斜度的大小。唇舌向倾斜牙体长轴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唇舌向倾斜。二、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三、牙列的(牙合)面形态特征由于牙的排列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向近远中向、唇颊舌向倾斜,因此,观察每个牙的切嵴、牙尖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牙列的形态具有一定的曲度,(牙合)曲线就是用来描述这一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的重要概念。(牙合)曲线:用以表示牙弓(牙合)面形态的曲线,称(牙合)曲线。矢状方向称为纵(牙合)曲线、冠状方向称为横(牙合)曲线。

三、牙列的(牙合)面形态特征纵(牙合)曲线连接下颌中切牙的切嵴、下颌侧切牙的切嵴、下颌尖牙的牙尖、下颌第一、二前磨牙的颊尖、下颌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是一条向上凹的曲线,又称Spee曲线。此曲线向后上可延伸到髁突颈部。纵(牙合)曲线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远近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此段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形态与下颌的Spee曲线相吻合。

第一节牙列横(牙合)曲线又称Wilson曲线(curveofWilson)。在上颌,由于其磨牙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为上颌的横(牙合)曲线。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牙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称下颌的横(牙合)曲线。

第一节牙列(牙合)平面为方便描述上颌牙、下颌牙在垂直方向上的排列情况,将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所构成的假想平面定义为(牙合)平面,该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并与上唇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口腔修复的临床中,常以此平面作为制作全口义齿蜡(牙合)堤和排列人工牙的依据。

第一节牙列牙尖与(牙合平)面各牙与(牙合)平面关系:上颌中切牙、尖牙、前磨牙颊尖与该平面接触;侧切牙略高出该平面(约1mm);上颌第一磨牙近颊尖、近舌尖或上颌第二磨牙颊尖与该平面接触;自第一磨牙远颊尖起,依次高出该平面,且距离递增。

第一节牙列牙列与颌骨的关系Balkwill角:从髁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近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