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生长缓慢,呈圆形。皮样囊肿常位于黏膜或皮下较深的部位或口底诸肌之间。囊膜表面的黏膜或皮肤光滑,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第5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位于口底正中,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或颏舌肌以上的囊肿,则多向口内发展;囊肿体积增大时可以将舌推向后上方,使舌体抬高,影响语言,甚至发生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位于下颌舌骨肌或颏舌骨肌以下者,则主要向颏部发展。第6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皮样囊肿的诊断除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外,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在镜下可见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结构。[治疗]手术摘除。第7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由残存上皮分秘物聚积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若甲状腺下移过程发生障碍,则可异位于此下降路线上的任何一点。第8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脑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临床上常见者多如胡桃大,位于颈正中部位,有时微偏一侧。第9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舌骨体与囊肿之间可能扪得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故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病员多无自觉症状。囊肿可以经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而继发感染。囊肿感染自行破溃,或误诊为脓肿行切开引流,则形成甲状舌管瘘.亦可见出生后即存在的原发瘘。甲状舌管瘘如长期不治,还可以发生癌变。第10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可根据其部位和随吞咽移动等而作出。甲状舌管囊肿应与舌异位甲状腺鉴别。舌异位甲状腺可简称舌甲状腺。舌甲状腺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呈瘤状突起,表面紫蓝色,质地柔软,周围界限清楚。用核素扫描时,可见异位甲状腺部位有核素浓聚。[治疗]应手术切除.第11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四)鳃裂囊肿[临床表现]鳞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20-50岁;来自第一鳃裂者,年龄则常更小些。鳃裂囊肿位于面颈部侧方,颌角以上及腮腺区者常为第一鳃裂来源;发生于约相当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者为中份,多为第二鳃裂来源;发生于颈根区者多为第三、第四鳃裂来源,其中来自第三鳃裂者,因第三咽囊在胚胎时形成胸腺咽管,故亦称胸腺咽管囊肿。临床上最多见的是第二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其次为第一鳃裂来源;第三、四鳃裂来源比较少见。第12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四)鳃裂囊肿[临床表现]肿块大小不定,生长缓慢,病员无自觉症状,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可以骤然增大,则感觉不适。若有继发感染,可伴发疼痛,井放射至腮腺区。触诊时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鳃裂囊肿穿破后,可以长期不愈,形成鳃裂瘘.第13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软组织囊肿(四)鳃裂囊肿[临床表现]鳃裂囊肿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穿刺检查作出诊断。作穿刺抽吸时,可见有黄色或棕色的、清亮的,含或不含胆固醇的液体。鳃裂瘘可时有黏液样分泌物(第一鳃裂瘘可伴有皮脂样分泌物)溢出。行造影检查可以明确其瘘管走向,协助诊断。鳃裂囊肿可以恶变,形成鳃裂癌。[治疗]根治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彻底切除。第14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颌骨囊肿颌骨囊肿可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而分类。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称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时期的残余上皮所致的囊肿和由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液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称为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第15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颌骨囊肿(一)牙源性颌骨囊肿1.根尖周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如果根尖肉芽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仍残留在颌骨内而发生的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2.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釉质和牙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