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01学习重点:02理解“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03学习难点:04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公孙丑问曰:“敢问[谦辞,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夫子恶wū(疑问代词,哪里,什么)乎长cháng(动词,长于,擅长)?”曰:“我知(动词,了解,懂得)言,我善(动词,善于,擅长)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动词,作为)气也,至大至刚,以(介词,用)直[正直、正义]养而无害(动词,损害,伤害),则塞sāi(动词,填塞,充满)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něi(动词,丧气,萎靡不振)也。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极为浩大,极为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仁义与道德配合;(如果)没有这些,它就萎靡不振了。是集义[犹积善。谓行事合乎道义]所生者,非义袭(副词,偶尔,偶然)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è(通“惬”,快心,满意)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连词,因为)其外(意动,以……为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动词,预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mǐn(动词,忧虑,担心)其苗之(助词,取独)不长而揠yà(动词,拔起)之者,芒芒然[疲倦的样子]归,谓其人曰:又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这种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可以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这种气就萎缩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东西。一定要做培养浩然之气的事,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疲倦地回到家中,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了!我总算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干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认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就像是种庄稼而不锄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帮助庄稼生长的,就像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了它。”04【成语】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03‘今日病(动词,疲累,倦困)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矣。天下之(助词,取独)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表陈述,认为]无益而舍(动词,舍弃,放弃)之者,不耘yún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副词,只,仅仅)无益,而(连词,表转折)又害之。”01又如: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02思考1: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不可妄自助长它。▲思考2: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思考3: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配义与道”形态性质(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2)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浩然之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思考4:“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副词,的确,确实)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动词,止,平息)。”孟子曰:“是(代词,这)焉(疑问副词,怎么)得(动词,能够)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男子]之冠(动词,举行加冠礼)也,父命(动词,训导)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通“诫”,告诫)之曰:‘往之女(通“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古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1又如: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2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安静下来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