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理解性默写
《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劝学》中荀子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两句是“————,————”。0102
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句“————,————”,论述了如果学习者能做到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0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名言“————”印证了这一俗语。02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认为君子智慧明达、言行无过的原因是他们能够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荀子的《劝学》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知识,更是劝人为善,培养高尚的品德,由文中“————,————,圣心备焉”三句可见。
0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02《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0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0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03学不可以已。0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05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拼音教学讲座.pptx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分离筛分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空间句法简明教程-20140903-01.pdf
- (高清版)DB45∕T 1625-20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pdf VIP
- 2023年(机械点检员)高级技能及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pdf VIP
- 金融理财师AFP认证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 《设施农业》课程标准.pdf
- 重庆主城排水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pdf
- 2024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初三一模科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3小升初数学真题考点:图形与几何(复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