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年级元旦竞赛
历史试卷
2024.12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在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在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的等级和陪葬品构成。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继承按照宗法原则 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礼乐制度得到发展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周王朝分封出去的夏遗族非姬姓诸侯国称作“诸夏”,商遗族非姬姓诸侯国及其内附东夷等方国、部落称作“诸华”。殷商不是夏。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就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这说明当时
A.文化领先于周边各族 B.华夷有别理念初显
C.形成了早期民族国家 D.民族认同观念发展
3.西汉末年,一些士大夫家族由经学入仕,进而累世公卿,儒学宗师有门生“众至千人”者;东汉以后,宗师的门生数百上千更是寻常之事,多的可达数千、上万。这
A.瓦解了地方诸侯国的势力 B.推动了两汉选官制度变革
C.对中央集权产生双重影响 D.导致了门阀士族地主发展
4.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北宋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汉平原
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5.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
A.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 B.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
C.中央机构职权划分细密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6.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关于铁路兴修的两则言论,两者都
直隶提督刘铭传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户科给事中洪良品等
今修铁路,必先平治道途,铲尽险阻,一旦海口有变,侥幸登陆,炮车所指,略无阻碍……虽有百利不能偿此一害。
A.主张自建铁路B.提倡学习西方C.呼吁挽回利权D.关注国家安全
7.晚清以来,发生在1900年之前的农民抗税活动每年总数维持在20次以下,1900年之后迅速增加,最高在1910年超过了100次。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甲午战前政局相对稳定 B.政府税收来源的多样化
C.战争赔款加剧统治危机 D.革命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8.如表节选自《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旨在
第一节
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节
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
第三节
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第四节
建立银行,发行货币
第五节
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
第六节
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A.多种措施促进经济繁荣 B.获得多种政治势力的援助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9.下图是外交活动中的两则“国际话语”。这两则“国际话语”
1950年11月,中国代表团成员伍修权在联合国说:“我们的原则是,敌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谈道:“他(周恩来)在同我们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是一个强国总理,而是一个兄弟国家总理。”
A.体现了和平共处外交原则 B.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
C.是对美苏对抗态势的应对 D.意在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10.下图为中国1949-1955年间私营工业各产值所占比重变化情况统计(%)。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增强 B.国民经济成分构成趋向合理
C.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形成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11.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广场,形制自由,遍布各类公共建筑,乃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帝国时期的罗马广场,以庙宇为主体,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公共建筑被驱逐出去,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神庙和凯旋门。广场形制的演变折射出古罗马
A.社会性质的剧变B.国家政体的倒退C.背离古希腊传统 D.政治形势的变化
12.如图是某学者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社会状况论文的一部分。据此可推知该学者的论题是
法英德三国人口增长对照表(单位:人)
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法国没有能维持工业优势,经济增长缓慢,被美、德新牌资本主义国家超过。
1871年
1914年
法国39601000
英国
2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河南省项城市老城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上杭五中高一第一学期元旦练习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北省保定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南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项城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新密市职教中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新乡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