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7.2弹力(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7.2弹力
教学
目标
1.知道物体有弹性与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
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材
分析
本节由“弹力”、“弹簧测力计”两部分构成。教科书的设计是通过对弹性和塑性的感知入手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力学测量的基础,对于认识弹力、重力、摩擦力、浮力等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力的初步认识,为今后学习力学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体验性活动,让学生采用边探索边思考的方式学习。尤其是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和交流总结使用方法等。因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的情况是很多的,这种科学探究精神和对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及方法: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篮球、足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但是不够深入理解。
未知知识及方法:不能够概括弹力产生的原因、条件,不能确定各种弹力的方向;对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没有接触过,弹簧弹力的大小计算也是新知识。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些知识。
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学习弹力造成一定困扰。教学中,注意分析生活中与弹力相关的事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弹力的学习。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与方向。
教学
器材
多个型号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拉力器、钩码多个、小车、橡皮筋、橡皮泥、白纸、气球、弹弓、直尺等。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弹性与塑性》、《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课堂总结——弹力》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优秀的撑竿跳高运动员借助撑竿可以越过6m高的横杆。如图所示,撑竿跳高的过程中,撑竿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问题,进入情境。
学习新课一、弹力
1.弹性形变和弹性
(1)弹性形变
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伸长。物体形状的改变,叫作形变。
弹性形变:如果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那么该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例如弹簧、气球等发生的形变。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例如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3)塑性
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作塑性。例如橡皮泥、铝线等发生的形变。
2.弹力
(1)试一试:把尺子压弯、拉长弹簧、拉长橡皮筋,可以感受到它们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们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会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从而对手产生力的作用。
(2)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3.对弹力的理解
(1)产生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间要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不接触不会产生弹力,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提问】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篮球刚好接触,它们之间有没有弹力呢?
【分析】它们之间没有弹力。尽管刚好接触,但是两个篮球间没有(有/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没有弹力。
(2)常见的弹力: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我们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的范围。
(3)弹力的大小:对一个弹性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其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弹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因此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它接触使其形变的物体。例如,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汽车发生弹性形变,汽车是施力物体,地面是受力物体。
(5)弹力的方向
以手拉弹簧为例,分析手和弹簧间发生的弹力情况。注意用“隔离法”进行分析。
以弹簧为研究对象:弹簧受到手的拉力F拉,是因为手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以手为研究对象:手受到弹簧的拉力F′拉,是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所以会对手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弹力。
【结论】物体间的弹力方向都与接触面垂直,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6)分析常见的几种弹力
①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②绳的拉力:作用点在绳与被拉物体的接触点上,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docx
- 1.2 复杂多变的关系(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1.2 十几减9(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2024).pptx
- 1.2.3 生物学中的常用工具(课件)六年级生物上册(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pptx
- 1.4 车来了(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pptx
-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2.1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pptx
- 2.2 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2.2学会管理情绪(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pptx
- 火烧云精编及同步练习题.pdf
- 2025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写作指导-话题总结(素材).docx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中国闷盒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等2地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天津]2024年天津市体育竞赛和社会体育事务中心招聘优秀运动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天津]2024年天津市商务局综合服务中心(天津市会展业促进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5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多校联考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中国迷你电熨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