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质构造认识(准备知识〕;〔三〕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一〕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二〕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一、岩层与岩层产状;〔一〕岩层;2.倾斜岩层;正常产状:
倒转产状:
3、直立岩层;〔二〕岩层产状
;产状三要素;
2.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表示方法;〔3〕产状要素的图示
在地质图上,〔a)产状要素用符号表示,例如长线表示走向线,短线表示倾向线,短线旁的数字表示倾角。(b)当岩层倒转时,应划倒转岩层的产状,例如岩层产状符号应把走向线与倾向线交点画在测点位置。;二、褶皱构造;二、褶皱构造;二、褶皱构造;二、褶皱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三、断裂构造;1.断层要素
为了说明断层的空间位置和断层面两侧岩块的相对运动关系,给与断层各局部以各种名称,称为断层要素。
(1)断层面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面,称为断层面。;(4)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距离,如图5-18、5-19所示.;(1)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正断层主要是受到地壳水平拉张应力及重力作用所形成。
根据连续正断层的组合方式不同,可形成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等三个类型,如图5-21。;(2)逆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而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逆断层一般是岩层受地壳水平应力的挤压作用形成的,断层的两盘多呈闭和状态,故断层的性质属于压性的。根据断层面的倾角的大小逆断层又可以分为冲断层、逆掩断层、辗压断层等,如图5-22。;3.断层的野外识别;〔3〕与断层伴生的构造现象
擦痕擦痕是断层两侧岩块错动时磨擦造成的痕迹.
擦痕的方向指出了断层两盘相对滑动的方向。;〔4〕断层的其它标志
断层往往在地形、地貌上有明显的表现,假设断层面的倾角较陡,断层面两侧的岩层软硬不一,那么较软一侧的岩盘已???剥蚀,常在地形上形成陡崖,称断层崖,如图(a)
假设断层面与河流方向接近垂直时,那么河流途径断层崖那么形成跌水或瀑布,如(b〕所示。断层崖被流水侵蚀后,常常沿断层走向造成许多呈线状排列的三角面,称断层三角面,或由于断层带较宽,岩石破碎、松散,经风化侵蚀后成为河谷、垭口等低洼地形,图〔c〕。洼地进水成湖泊。有时地下水沿断层带出露成泉,这些泉大致沿断层走向成线状排列。
判断一个地区有没有断层时,主要应根据构造不连续、岩层的重复或缺失这两个标志,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个间接标志,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一、不同地质构造中隧道位置的选择;一、不同地质构造中隧道位置的选择;一、不同地质构造中隧道位置的选择;〔二〕褶曲构造
中隧道位置的选择;
;断裂构造中隧道位置的选择;断裂构造中隧道位置的选择;断裂构造中隧道位置的选择;二、地下工程地质问题;对于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常见的由如下因素:
1)岩体的结构状态和类型;
2)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3)地应力和岩体含水状态。
我们从上面的这些影响因素着手,给大家介绍引起的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
;〔一〕岩体及岩体结构类型根本概念
详细内容请参考前面内容。大家一起回忆学过的知识。
岩体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四种形态:
;〔二〕地应力
地应力也称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是指早期存在于地壳岩体中的应力。
地应力包括:
岩体自重应力、地质构造应力、地温应力、地下水压力以及结晶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脱水作用等引起的应力。
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是地应力中最主要的成分和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地应力分布根本规律:
〔1〕在浅部岩层,地应力垂直分量值接近于岩体自重应力;
大约3/4实测资料说明,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
〔2〕在深部岩层,如1km以下,两者渐趋一致,垂直分量甚至
大于水平分量;
〔3〕水平分量有各向异性。中国华北地区实测结果说明比
值=0.19~0.27的占17%,比值为0.43~0.64的占60%,
比值为0.66~0.78的约占20%;
(4)最大主应力在平坦地区或深层受构造方向控制,而在山区那么
和地形有关,在浅层往往平行于山坡方向;
〔5〕由于多数岩体都经历过屡次地质构造运动,组成岩石的各
种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不相同,因而地应力中的一局部以封
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doc VIP
- 2024《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8500字.docx
- 清洗猪舍合同8篇.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23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2) 教案.docx VIP
-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特征与影像学表现.pptx
- 兔子增长有规律(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BS EN 10269-2013 用于具有特定升高和_或低温性能的紧固件的钢和镍合金.pdf
- 物流合同模板6篇.docx VIP
- 八达 400馈电最全图文讲解.pdf
- 二年级下册每日练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