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赠刘景文》完整教学课件
目录CONTENCT诗文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文内容解析与赏析文学手法与风格特点探讨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挖掘跨学科拓展与实际应用举例课堂互动与巩固练习设计
01诗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成就包括散文、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作品风格豪放、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苏轼生平及主要成就
010203刘景文,字季孙,北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与刘景文关系密切,二人同为北宋官员,且都热爱文学、艺术,经常互相唱和、交流。《赠刘景文》是苏轼赠给刘景文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和支持。刘景文身份及与苏轼关系
《赠刘景文》创作于元祐五年(1090),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而刘景文也在杭州任职。诗中以荷花凋谢、菊残犹有傲霜枝来象征好友刘景文的品格和操守,勉励他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该诗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意义,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也体现了北宋时期文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文化氛围。同时,该诗也成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广为流传并深受后人喜爱。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02诗文内容解析与赏析
原文呈现:赠刘景文/冬景(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原文呈现与注释解读
荷尽擎雨盖荷花枯萎,残败凋谢。举也,向上托。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原文呈现与注释解读
010203菊残犹傲霜原文呈现与注释解读菊花凋谢。仍然。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原文呈现与注释解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一定要记住。一作“正是”。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逐句分析诗意表达诗人提醒好友刘景文,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菊花虽然残败,但是依然有傲霜的枝条,表现出菊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质。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最美景致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啊,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整体把握情感基调苏轼的《赠刘景文》是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0102030405名句珍惜时光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生活“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致。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像傲霜的菊花一样,我们也要有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名句欣赏与感悟分享
03文学手法与风格特点探讨
比喻拟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苏轼在《赠刘景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如将荷花比作“擎雨盖”,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在雨中的姿态。诗中还将菊花拟人化,形容其“犹有傲霜枝”,赋予菊花以人的品格和精神。
苏轼的诗歌注重音韵和谐,通过押韵、平仄等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音韵在《赠刘景文》中,苏轼通过调整诗句的长短、快慢,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节奏音韵、节奏等语言艺术表现
80%80%100%苏轼独特风格体现苏轼的诗歌风格既豪放又婉约,这在《赠刘景文》中也有所体现。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豪放描绘,又有对友人的深情寄语。苏轼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著称,他在《赠刘景文》中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祝福之情,感人至深。苏轼的诗歌往往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赠刘景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豪放与婉约并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04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挖掘
友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主题之一,被历代文人墨客广泛吟咏。《赠刘景文》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以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学习《赠刘景文》,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情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培养珍视友谊、注重人际交往的良好品质。友情主题在传统文化中地位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其文学创作和思想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赠刘景文》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资源。通过学习苏轼的诗歌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其文学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苏轼对后世影响及评价
当代社会推广经典诵读意义经典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