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3*现代诗二首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
智慧。
语言运用: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会认“巢、苇”等生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经验。
思维能力:通过融合多种景象还原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审美创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
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课选择了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第一首描写了秋江傍
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两位诗人
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在文字中以极大
的想象空间。
关注语言:《秋晚的江上》,行文巧妙。全文未用“秋”“晚”任何一字,就在诗歌中
做出了回应:“秋”字呼应诗中“头白的芦苇”,点出了季节;“晚”字呼应诗中的“归鸟”
“斜阳”,点出了时间。《花牛歌》每一节寥寥数语,却都是一幅画:花牛坐在草地上,压
扁了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花牛在草
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诗中四幅画面动与静交替变化,呈现了一种律
动之美,也展现了一头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花牛。诗歌一节一韵,云随情生,朗朗上口,
将花牛自由、俏皮、悠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注插图:文中的插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
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
花牛的悠闲。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授课教师“二次
电子版教案
学备课”(手写)
过教学过程:
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出示课件2)
设1.观察课本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计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两幅插图,说说这两幅图上是什么动
物。
引导:它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的主角。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3)刘大白(1880—1932年),现代诗人、文学史家。
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出示课件4)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5)自由朗读,提出要求:边读课文边圈画本课生
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诗,重点关注以下二类字(出示课件6)
归巢芦苇剪秋罗霸占
.....
点拨:“巢”是翘舌音,可组成词语“鸟巢”;“苇”可变换
偏旁,通过辨析“围、伟、违”理解;“霸、占”可在词语“霸占”
中识记。
3.理解词语。(出示课件7、8)
出示芦苇、剪秋罗图片,理解“芦苇”“剪秋罗”。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理解“霸占”。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偷渡”。
4.识字游戏,巩固字词。(出示课件9)
三、指导阅读《秋江的晚上》,想象画面
1.(板书诗题:秋晚的江上)读诗题,说说你通过诗题知道了
哪些信息?(出示课件10)
季节:秋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