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4.docx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4.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书影

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1)材料一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谁制定、颁布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参考答案(1)由孙中山亲自主持制定,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同等;国民有很多民主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了以责任内阁制来限制总统的权力。因而,《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彼(指《保皇报》主笔陈仪侃)又尝谓中国人无自由民权之性质,仆曾力斥其谬,引中国乡族之自治,如自行断讼、自行保卫、自行教化、自行修理道路等事,虽不及今日西政之美,然可证中国人禀有民权之性质也。又中国人民一直不受政府之干涉,来往自如,出入不问;婚姻生死,不报于官;户口门牌,鲜注于册;甚至两邻械斗,为所欲为;此本于自由之性质也。彼则反唇相稽曰:“此种野蛮之自由,非文明之自由也。”此又何待彼言?仆既云性质矣,夫天生自然谓之“性”,纯朴不文谓之“质”;有野蛮之自由,则便有自由之性质也,何得谓无?夫性质与事体异,发觉于外谓之“事体”,禀赋于中谓之“性质”;中国民权自由之事体,未及西国之有条不紊,界限轶然,然何得谓之无自由民权之性质乎?惟中国今日富于此野蛮之自由,则他日简单变为文明之自由。倘无此性质,何由而变?是犹琢玉,必其石具有玉质,乃能琢之成玉器,若无其质,虽琢无成也。

——孙中山《驳保皇报书》(1904年1月)

(1)依据材料,概括并简评孙中山关于自由民权的主见。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孙中山与保皇派论战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主见:中国人有实行自由民权(或答民主)的资质条件和历史传统。简评:孙中山相识到了中西之间的民主传统存在差距;同时强调了中国具备兴民权的条件;但对于中国传统乡族自治(或答地方乡村自治)过于美化,对于国民素养的评价过于乐观。

(2)意义:有利于澄清保皇派在民众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中的消极影响;有利于唤醒民众,扩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孙中山为推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共和的斗争精神,孙中山不愧为民主革命的宏大先行者;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5年至1877年,在俄英的幕后支持下,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侵入新疆,史称“阿古柏之乱”。俄国又乘乱出兵侵占伊犁,使新疆危机雪上加霜。对此,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有,收复只会拖累国家财政,并且有伤与俄国人的“和气”。左宗棠据理力争,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并且不收复新疆,将使国家军事平安严峻受损,还简单纵容外国人贪得无厌!最终清廷命他统兵出征,他命人抬棺行军,以示死战决心。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实行“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四周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加入战斗,痛击阿古柏军队。1878年,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摘编自《收复中国六分之一

国土的将军——左宗棠》

(1)依据材料,概括李鸿章和左宗棠在收复新疆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缘由。

参考答案(1)看法:李鸿章认为新疆是荒漠之地,收复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恶化与俄国的关系,主见放弃;左宗棠认为新疆物产富裕,不收复会威逼国家的军事平安,助长列强的侵略气焰,坚决主见收复新疆。

(2)缘由:左宗棠策略方针正确;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阿古柏侵略的非正义性;清政府的支持。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60年头至20世纪初,身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为中国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备的近代海关业务管理制度,在海关人事行政管理制度上也有创制。他推行考试录用制度,不仅保证海关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能的关员,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提高,而且使海关在相当程度上减弱了当时中国一般政府机关通行的,仅凭当局显要之举荐、或由亲戚故旧之援引即可安插位置的官场风气。赫德把海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5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