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7
8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无可辩驳的逻辑力气。
2.学习比方论证法,体会其论证效果。
3.鉴赏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
4.学习鲁迅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看法、方法并思索其现实意义。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下面几种关于课文段落的划分方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为什么?
(1)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破“送去主义”
其次部分(第5~10段):立“拿来主义”
(2)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提出问题,主见“拿来主义”
其次部分(第6~9段):分析问题,阐明什么是“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10段):解决问题,总结“拿来主义”
(3)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其次部分(第3~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看法,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选择”和创建,最终得出结论。
我认为(只填序号)最恰当,理由:??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孱头()孱弱()自诩()脑髓()
譬如() 蹩进() 国粹() 给与()
宅子() 冠冕() 残羹() 冷炙()
2.说明下列词语。
(1)冠冕:
(2)残羹冷炙:
(3)礼尚往来:
3.填空。
因为曾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之情,也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显示了作为民主战士、文化旗手的鲁迅先生的不屈精神。这就是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得名的缘由。?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探讨解决。
合作探究
1.本文的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但是前一部分却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种“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2.“送去”“抛给”“抛来”分别是什么意思?“抛给”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
3.文章把文化遗产比方成“大宅子”,那么前三种人和“拿来主义”者的看法、方法及其实质,分别是怎样的?请填表。
孱头
昏蛋
废物
“拿来主义”者
4.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方,对拿来主义“占有,选择”的看法和方法做了形象的阐述。用平实的语言,该怎么表达?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5.谈谈你对“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的理解。
课堂练习
一、基础学问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xǔ)脑髓(suǐ)勃然(bó)
B.孱头(chàn) 譬如(pì) 冠冕(guān)
C.徘徊(huí) 国粹(cuì) 摩登(mó)
D.吝啬(sè) 蹩进(bié) 给与(gěi)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女婿展览传道残羹冷灸 B.威猛奖赏养料礼上往来
C.污染鼓吹烟具故弄玄虚 D.辩别仪节毛厕磕头贺喜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当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C.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运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子是新主子,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精确、生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捧”表示慎重,几张画却慎重地挂过去显得寒碜可怜)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
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还有一群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