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超敏反应及免疫耐受;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的发生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变应原的性质与数量;
二是个体的免疫状态。;根据超敏反应造成损伤的机制分为四型:
Ⅰ、Ⅱ、Ⅲ、Ⅳ型;又称速发型变态反应,是抗原与已固定在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后,使细胞释放过敏介质而引起病理反应。;;;抗体:主要是IgE
(1)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超敏患者体内明显升高
(2)主要在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固有层淋巴组织中产生
(3)IgE为亲细胞抗体,结合于细胞表面的IgE比较稳定,不易降解
;细胞:主要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
(2)细胞表面存在IgEFc段受体
(3)含有嗜碱性颗粒(内含活性介质);生物活性介质
对血管扩张作用强——通透性增强——血中大分子物质渗出——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甚至休克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
粘液腺体分泌增强
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发红和瘙痒;生物活性介质
(1)组胺
A、释放快、发挥作用快(数分钟),但维持时间短(12h)
B、对血管扩张作用强——通透性增强——血中大分子物质渗出——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甚至休克
C、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发红和瘙痒
D、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
E、粘液腺体分泌增强;(2)白三烯
A、释放和发挥作用缓慢(4-6h),但维持时间长(1-2d)
B、强烈持久的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强毛细管通透性以及促进粘液腺体分泌;Ⅰ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Ⅰ型超敏反应;青霉素为什么需要新鲜配制?;初次注射青霉素
为什么会发生过敏性休克?;Ⅰ型超敏反应;;由食入鱼、虾、蟹、蛋等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引起,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由吸入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引起,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Ⅰ型超敏反应;体内试验
皮肤试验
激发试验
体外试验:主要针对IgE抗体;◆抗过敏药物治疗;Ⅱ型超敏反应;特点:
(1)主要IgG、IgM介导
(2)通过补体、吞噬细胞、杀伤细胞三条途径损伤靶细胞
(3)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细胞
(4)发作较快;引起组织损伤???;参与反应的物质:
(1)抗原
(2)抗体
(3)细胞
(4)补体;超敏原
细胞固有抗原:位于靶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HLA抗原等;
自身抗原:因感染、理化因素等改变和修饰自身组织的抗原结构,在细胞表面形成自身抗原;
外来抗原或半抗原:某些药物半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与体内的血细胞或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
异嗜性抗原: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肾小球基底膜间存在共同抗原。;发生机制;;;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常见疾病;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5.甲状腺功能亢进;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Ⅲ型超敏反应;局部免疫复合物病;Ⅳ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或
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反应实质就是T细
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正常时为细
胞免疫,反应过强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时为
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常见疾病;四型超敏反应的分型与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