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说题型训练之人物心理揣摩类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VIP

小说题型训练之人物心理揣摩类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说题型训练之人物心理揣摩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一、人物心理的重要性

1.对小说情节的推动作用

人物心理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其行为决策,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在悬疑小说中,主角对神秘事件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不断探索真相,每一次新的心理变化,都可能带来情节的转折和推进。像经典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对案件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由此产生的怀疑、推测等心理活动,引领着整个故事从谜团初现到真相大白的发展过程。

2.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意义

人物心理是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通过展现人物的内心想法、情感波动,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例如,一个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充满乐观、积极思考解决办法的人物,其心理活动体现出他坚强、勇敢且富有智慧的性格特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在咸亨酒店里的种种心理活动,如既想维护读书人的体面又因穷困潦倒而自卑、窘迫,深刻地塑造出一个迂腐、落魄又可怜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3.对主题表达的深化作用

人物心理有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人物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心理挣扎、成长蜕变等,能够反映出社会现实、人性的复杂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以《骆驼祥子》为例,祥子从最初充满希望、努力奋斗买车,到后来在黑暗社会的重重打击下逐渐堕落,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压迫和摧残,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二、人物心理的表现形式

1.直接心理描写

直接心理描写是作者直接叙述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和情绪。通常会使用“他想”“她觉得”“内心独白”等方式呈现。例如在《简·爱》中,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内心痛苦挣扎,书中直接描写她的心理:“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段直接心理描写,强烈地展现了简·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内心世界。

2.间接心理描写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以及环境描写等方式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1)语言暗示心理:人物的话语往往能透露其内心想法。一个说话吞吞吐吐的人,可能心里有所隐瞒;而一个说话慷慨激昂的人,可能正处于激动、愤怒或充满激情的心理状态。比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嘴里不停地说“噫!好!我中了!”,简单的话语充分表现出他中举后的狂喜和不敢置信的心理。

(2)动作反映心理:人物的动作是其心理的外在表现。紧张时会不自觉地搓手、踱步;高兴时可能会手舞足蹈。在《故乡》中,闰土见到鲁迅时,“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闰土这些动作变化,反映出他内心从见到儿时伙伴的欢喜,到因身份差距而产生的自卑、拘谨和无奈的心理。

(3)神态展现心理:人物的面部表情能直观地展现其心理状态。脸色苍白可能表示恐惧、紧张;眼神闪烁可能意味着心虚。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时,随着对狗主人身份判断的变化,他的脸色、眼神不断改变,生动地表现出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恶心理。

(4)细节暗示心理:一些细微的细节描写可以暗示人物的心理。比如一个人反复整理自己的衣服,可能是因为他内心紧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情绪。在《项链》中,玛蒂尔德在借项链时,对珠宝店老板展示的每一串项链都仔细端详、犹豫不决,这些细节体现出她既渴望拥有漂亮项链参加舞会,又担心项链不合适或太贵的矛盾心理。

(5)环境烘托心理: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和心理状态。阴沉的天气常常用来烘托人物的压抑、悲伤;明媚的阳光则可以表现人物的喜悦、轻松。在《祝福》中,祥林嫂在新年祭祀时死亡,小说中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热闹的新年氛围与祥林嫂的悲惨死亡形成鲜明对比,更烘托出她孤独、凄凉、绝望的心理。

三、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

1.结合上下文语境

理解人物心理不能脱离具体的上下文。要仔细阅读前后文,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人物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情况。例如在小说中,人物突然做出一个奇怪的举动,只有结合前文提到的他所遭遇的事情,以及后文其他人对此的反应,才能准确揣摩出他当时的心理。比如在一篇描写战争的小说中,一个士兵突然冲向敌人的阵地,单独看这个行为很难理解,但如果前文提到他的战友在阵地上受伤,后文又描述他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就能明白他是出于对战友的保护和救人心切的心理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2.关注人物的身份和经历

人物的身份和经历会影响其在特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