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歌阅读——七年级语文统编版寒假作业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秋思》开头的“见”字平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见秋风”叙事,寓情于事。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夜雨寄北》的最后两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灵独立于身体之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B.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早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寄寓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C.“左迁”指降职,“过五溪”说明友人贬途之艰辛;“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指王昌龄。
D.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十分怡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点题,“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两岸阔”“一帆悬”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C.尾联遥应首联,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相思愁绪。
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把真切的情感融于开阔美好的早春景象中。
6.你的同桌在默写“海日生残夜”时,将“生”字误写为“升”,请你帮他分析为什么不能这样写,以加深他的印象。
6.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侧面表现出开元初年的繁华。
B.全诗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以个人遭遇折射安史之乱前后的变迁。
C.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遇见朋友时的欣喜之情。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8.清代黄生《杜工部诗说》评价此诗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落花时节”一语“三”关,除了自然景色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两层意思?
古诗鉴赏。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
C.这首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10.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着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园东望路漫漫”描绘出诗人西征途中向东遥望长安故园的情景。
B.第二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眷念之深。
C.“马上相逢无纸笔”表明诗人马上就要回到故乡,与亲人相逢。
D.此诗语言自然质朴,好似信手拈来,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
12.本诗借诗人与返京使者相逢的这一生活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晚春》,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3.下列对韩愈的《晚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榆荚杨花虽缺乏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7课《壶口瀑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docx
-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课时提高练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