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改革创新中稳步推进、逐步深化,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高校思政‘金课’建设标准研究”课题组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为重点调研对象,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效与经验进行了调研。

1.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课程贯通,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针对此前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各自为战、相互脱节的问题,多地积极探索组织分课程、跨课程、跨学段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育人合力。调研发现,北京、上海、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等地均常态化开展以“同上一堂课”和“同课异构”为主题的课程建设活动,聚焦同一教学目标或课程内容进行集中研讨,有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

教材联通,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衔接不畅等问题,中宣部、教育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整体提升各学段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及系列教学辅导用书;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于2023年出版发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等5门本科生思政课的配套课件投入使用。此外,天津市编写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参考用书》,四川省编写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专题教学设计》等,都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高质量、精细化、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

队伍打通,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能力欠缺等问题,各地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系统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教师队伍。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4.5万人,其中专职教师超过11.3万人,教师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各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养体系建设逐步展开。上海市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实训基地,以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拔尖人才专项培养为依托,协同开展项目研修、学段联动等,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合作交流。

教学融通,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针对部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单调乏味、有理无趣等问题,多地探索推出优质教学资源。中国人民大学以“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为抓手,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金课”体系和思想道德与法治“金课”体系,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福建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转化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源。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让“石榴红”“北疆绿”“航天蓝”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组织互通,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机制。2020年,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建设的统筹指导。2022年,教育部在全国部署设立32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为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在地方,北京出台《大中小幼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上海建立“讲台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观摩交流长效机制。吉林、河南、天津等从省(市)级层面组织本地高校与县区市及所辖高中、初中、小学结对共育。山东、广东、宁夏、甘肃等地纷纷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委员会。

2.一体化建设积累丰富经验

夯实学理基础,回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什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复杂问题,需要深入而扎实的科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门设立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每年支持100项以上的专项课题。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设立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截至目前立项717项。各级各类学校也设置专项课题,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既有整体性研究,关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本质、逻辑与规律,也有专题式研究,致力于破解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组织保障等方面的具体难题。

用好社会资源,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何以成”。目前,多数建设单位通过加强与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合作,依托沉浸式、项目化的现场教学,形成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各建设单位还注重发挥地域特色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将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作为教学内容和案例素材融入思政课。部分建设单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例如,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平台,为北京乃至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

坚持统筹推进,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